上海老城厢:千年古城孕育三大文化地标
上海老城厢:千年古城孕育三大文化地标
上海老城厢,这座拥有千年历史的城市根脉,见证了无数名人的足迹和辉煌的历史。从古老的城墙到闻名遐迩的豫园,再到充满传奇色彩的徐光启故居,每一个角落都散发着浓厚的历史气息。跟随我们的脚步,一起探访这些珍贵的历史遗迹,感受上海老城厢的独特魅力吧!
千年古城,上海之根
“在城曰坊,近城曰厢”。外滩以北,陆家嘴以西,1000多年前上海县治所在的老城厢,是市列珠玑、百里尘廛的开始。她是上海的乡愁,是这座城市自古繁华的底色、厚植根脉的文化、万商云集的基因。
1291年上海设县,县城就在今老城厢地区。可以说,老城厢是上海现代城市发展的根脉,是上海的起点与基石。如果把城墙看作一座城市的开始,1553年,周长9华里城墙圈起的老城厢,是上海故事的原点。
豫园:400年历史的东方园林
豫园位于上海老城厢东北部,是江河环绕的核心圈,拥有得天独厚的自然景观和生态资源。豫园的老城厢改造始于1992年,通过更新升级打造文化街区,并弘扬东方生活美学。
豫园始建于明代嘉靖年间,距今已有400多年历史。园内楼阁参差,山石峥嵘,溪池清澈,花木葱茏,被誉为“奇秀甲于东南”。豫园不仅是一座古典园林,更是上海400年历史的见证。
城隍庙:600年历史的道教圣地
上海城隍庙,位于上海市黄浦区方浜中路249号,始建于明代永乐年间(1403—1424),是一座历史悠久的道教宫观,也是上海著名的旅游景点之一。
上海城隍庙已有600年的历史,是由明永乐年间时任上海知县的张守约将霍光行祠改建而成的,此后几百年,它的规模不断扩大,逐渐成为老城厢的名胜之地。西汉大将军霍光、元末明初上海乡贤秦裕伯和清末民族英雄陈化成,在历史上先后被奉为城隍神,于是形成了上海城隍庙“一庙三城隍”的独特格局。
徐光启故居:科学先驱的诞生地
徐光启故居位于老城厢的乔家路片区,这里曾是上海城市文明的见证者、物质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集聚地。徐光启是中国近代科学的先驱,被誉为“中国近代科学之父”。他的故居“九间楼”见证了这位科学巨匠的成长历程。
乔家路片区建筑类型齐全,有传统民居、石库门民居、新式里弄、独栋洋房,有寺庙、作坊、工场遗址,蕴含着重要的历史信息。如果从清道光郁泰峰故居算起,时间跨度有200多年,从明万历徐光启故居算起,时间跨度有400多年,从永泰街乔家路口的原宁海禅院的银杏树树龄算起,时间跨度有700多年,差不多与1291年上海建县同龄。这样的小的一个片区,有这么多历史文化含量深厚的建筑或者遗址,在上海城区,在老城厢是绝无仅有的。
保护与传承:老城厢的未来
上海老城厢,这座承载着千年历史的城市根脉,正以崭新的姿态展现在世人面前。在城市更新的浪潮中,老城厢不仅保留了历史风貌,更融入了现代生活的气息。正如上海社科院研究员熊月之所说:“通过对于筑城、拆城与经济社会关系的研究,可以看出上海社会的多种面相。从1553年建成到1914年拆除,在300多年的时光中,老城厢的城墙内,曾走出徐光启、陆深、董其昌等名士,随着一个个写入中国历史的人物在此登场,上海逐步演进发展为‘东南壮县’。”
老城厢是上海城市文明的见证者、物质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集聚地,是上海的地理标志和历史标识、中国城市发展活的历史博物馆。让我们一起走进上海老城厢,感受这座千年古城的历史魅力,品味上海最纯正的市井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