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解密语音识别:AI如何将声音转化为文字

创作时间:
2025-01-21 23:23:54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解密语音识别:AI如何将声音转化为文字

语音识别技术正逐步改变我们的生活方式,从智能手机助手到智能家居设备,AI是如何“听懂”我们的呢?本文将带你深入了解语音识别背后的技术原理,包括VAD、STFT、MFCC等关键步骤,让你一窥AI如何通过这些黑科技捕捉并转化我们的声音。无论是私人场景的语音输入法,还是车载场景的语音助手,语音识别技术正在让我们的生活变得更加高效和便捷。快来一起探索吧!

01

AI是如何“听懂”我们的声音的?

语音识别技术(Automatic Speech Recognition,ASR)是一种将人的语音转换为文本的技术。其基本原理是通过对输入的语音信号进行预处理、特征提取和模式匹配,最终输出对应的文字信息。整个过程可以分为以下几个关键步骤:

  1. VAD(语音活动检测):在开始语音识别之前,需要把首尾端的静音切除,降低对后续步骤造成干扰,这个切除静音的操作一般称为VAD。VAD(Voice Activity Detection),也叫语音激活检测,其目的是检测当前语音信号中是否包含话音信号存在,即对输入信号进行判断,将话音信号与各种背景噪声信号区分出来,分别对两种信号采用不同的处理方法。

  2. 本地上传(压缩):人的声音信息首先要经过麦克风阵列收集和处理,然后再把处理好的音频文件传到云端,整个语音识别模型才开始工作。这里的上传并不是直接把收音到的音频丢到云端,而是要进行压缩的,主要考虑到音频太小,网络等问题,会影响整体的响应速度。从本地到云端是一个压缩➡上传➡解压的过程,数据才能够到达云端。

  3. 信号处理:这里的信号处理一般指的是降噪,有些麦克风阵列本身的降噪算法受限于前端硬件的限制,会把一部分降噪的工作放在云端。像专门提供云端语音识别能力的公司,比如科大讯飞、谷歌,自己的语音识别模型都是有降噪能力的,因为你不知道前端的麦克风阵列到底是什么情况。

  4. 特征提取:特征提取是语音识别关键的一步,解压完音频文件后,就要先进行特征提取,提取出来的特征作为参数,为模型计算做准备。简单理解就是语音信息的数字化,然后再通过后面的模型对这些数字化信息进行计算。特征提取首先要做的是采样,前面我们说过音频信息是以数据流的形式存在,是连续不断的,对连续时间进行离散化处理的过程就是采样率,单位是Hz。可以理解为从一条连续的曲线上面取点,取的点越密集,越能还原这条曲线的波动趋势,采样率也就越高。理论上越高越好,但是一般10kHz以下就够用了,所以大部分都会采取16kHz的采样率。具体提取那些特征,这要看模型要识别那些内容,一般只是语音转文字的话,主要是提取音素;但是想要识别语音中的情绪,可能就需要提取响度、音高等参数。最常用到的语音特征就是梅尔倒谱系数(Mel-scaleFrequency Cepstral Coefficients,简称MFCC),是在Mel标度频率域提取出来的倒谱参数,Mel标度描述了人耳频率的非线性特性。

  5. 声学模型(AM):声学模型将声学和发音学的知识进行整合,以特征提取模块提取的特征为输入,计算音频对应音素之间的概率。简单理解就是把从声音中提取出来的特征,通过声学模型,计算出相应的音素。声学模型目前的主流算法是混合高斯模型+隐马尔可夫模型(GMM-HMM),HMM模型对时序信息进行建模,在给定HMM的一个状态后,GMM对属于该状态的语音特征向量的概率分布进行建模。现在也有基于深度学习的模型,如深度神经网络(DNN)、长短时记忆网络(LSTM)等,这些模型在大规模数据训练下,能够更好地捕捉语音特征,提高识别准确率。

02

语音识别技术的应用场景

语音识别技术的应用非常广泛,常见的有语音交互、语音输入。随着技术的逐渐成熟和5G的普及,未来的应用范围只会更大。语音识别技术的应用往往按照应用场景进行划分,会有私人场景、车载场景、儿童场景、家庭场景等,不同场景的产品形态会有所不同,但是底层的技术都是一样的。

  1. 私人场景:私人场景常见的是手机助手、语音输入法等,主要依赖于我们常用的设备--手机。如果你的手机内置手机助手,你可以方便快捷的实现设定闹钟,打开应用等,大大的提高了效率。语音输入法也有非常明显的优势,相较于键盘输入,提高了输入的效率,每分钟可以输入300字左右。

  2. 车载场景:车载场景的语音助手是未来的趋势,现在国产电动车基本上都有语音助手,可以高效的实现对车内一些设施的控制,比如调低座椅,打开空调,播放音乐等。开车是需要高度集中注意力的事情,眼睛和手会被占用,这个时候使用语音交互往往会有更好的效果。

  3. 儿童场景:语音识别在儿童场景的应用也很多,因为儿童对于新鲜事物的接受能力很高,能够接受现在技术的不成熟。常见的儿童学习软件中的跟读功能,识别孩子发音是否准确,这就应用的是语音识别能力。还有一些可以语音交互的玩具,也有ASR识别的部分。

  4. 家庭场景:家庭场景最常见的就是智能音箱和智能电视了。我们通过智能音箱,可以语音控制家里面的所有电器的开关和状态,通过语音控制电视切换节目,搜索我们想要观看的内容。

03

语音识别技术的未来发展趋势

  1. 更高的识别准确率: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不断发展,未来语音识别转文字技术的准确率将得到进一步提升。通过对模型结构的改进和更大规模语料库的训练,可以提高模型对噪声和口音的适应性,降低误识别率。此外,多模态信息融合也将成为一种有效的方法,利用视觉、听觉等多方面的信息,提高识别的准确性。

  2. 实时语音转写作的应用场景拓展:随着5G技术的普及和物联网的发展,实时语音转写作技术将在更多场景得到应用。例如,在智能驾驶中,驾驶员可以通过语音控制车辆行驶和导航,提高驾驶安全性;在医疗领域,医生可以通过语音记录病历和诊断结果,提高工作效率;在教育领域,学生可以通过语音与电子教材进行交互,提高学习效果等。

  3. 隐私保护技术的完善:随着数据安全和隐私保护意识的提高,未来语音识别产品将更加注重用户隐私的保护。例如,采用差分隐私技术可以在保证数据可用性的同时,降低隐私泄露的风险;使用端到端加密技术可以保护数据传输过程中的安全;以及通过数据脱敏和匿名化处理等技术手段来保护用户隐私。

语音识别转文字技术,作为人工智能领域的重要分支之一,在未来将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和社会价值。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发展趋势的明朗化,我们有理由相信,未来语音识别转文字技术,将会取得更加卓越的成就,并为社会带来更多的便利和发展机遇。同时我们也需要关注到,该技术在发展过程中,所面临的挑战和问题如隐私保护等,并积极寻求解决方案,以确保其可持续发展,和应用价值最大化!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