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最早都城邢州:从3500年沧桑到文旅新地标
中国最早都城邢州:从3500年沧桑到文旅新地标
公元前17世纪,商朝君主祖乙迁都于邢,大兴土木建城,邢州古城由此登上历史舞台。作为中国最早见于文献记载的都城,邢州古城历经3500年沧桑巨变,见证了中华文明的起源与发展。近年来,邢台市大力实施“文化兴市”战略,通过保护修复、设施更新、文旅融合等多种手段,让这座千年古城焕发新生,重现昔日辉煌。
三千年古城,见证中华文明
邢州古城,又称邢台古城、襄国城或顺德府城,位于河北省邢台市襄都区中心,占地面积约4.17平方公里,分为北边府城和南边关城两部分。其历史可追溯至商朝,是中国历史上建造的第一座城市,被誉为“燕赵第一城”。
据考古发现,邢台的商代遗址主要集中在七里河流域和泜河流域,其中七里河流域的曹演庄-东先贤遗址群是核心区域,与商代都邑有关。邢台出土的商代玉戈、邢侯编钟等文物,见证了这座古城曾经的辉煌。
古城新生,再现千年风韵
近年来,邢台市启动邢州古城修复重大专项,通过保护修复、设施更新、业态植入、文旅融合等方式,在重塑古城风貌的同时,不断完善城市肌理,赓续城市文脉。
在修复过程中,邢台市注重保留传统建筑的风貌,对每栋建筑制定不同的保护与修缮方案,确保“留人留形留神韵、见人见物见生活”。同时,古城内还补充了餐饮、住宿、停车、公厕等文旅配套设施,为游客提供便利。
文旅融合,焕发古城活力
修复后的邢州古城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南北长街、羊市道、天宁寺等历史文化街区对外开放,成为市民和游客体验古城魅力的新去处。据统计,今年以来,邢州古城节假日期间日均客流量超10万人次。
走在古色古香的街道上,灰墙黛瓦、飞檐翘角的古民居与现代商业完美融合。南长街的油酥火烧店、北长街的咖啡馆、羊市道的皮毛商铺,各类特色小吃和文创店铺林立,为古城增添了新的活力。目前,南北长街经营商户达160家,包含生活起居、特色小吃、休闲零售等20多个门类。
未来可期,打造文旅新地标
邢台市将继续充分挖掘和利用丰富的文化资源,以文旅深度融合绘就高质量发展的底色,将邢州古城打造成体验邢台文化的重要目的地。随着邢州古城的知名度不断提升,“游太行泉城、逛邢州古街”已成为中外游客来邢台的新选择。
邢州古城不仅是一座承载着3500年历史的古城,更是一个充满活力的文化旅游目的地。它见证了中国历史的沧桑巨变,如今又以崭新的姿态展现在世人面前,吸引着越来越多的游客前来探索其独特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