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现代京剧《土地长歌》进京参演,创新演绎粮食安全主题

创作时间:
2025-01-21 22:31:57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现代京剧《土地长歌》进京参演,创新演绎粮食安全主题

12月24日、25日,由吉林省戏曲剧院京剧团创排的现代京剧《土地长歌》在北京精彩上演。作为吉林省唯一入选作品,该剧参加了由中央宣传部、文化和旅游部、中国文联举办的“与时代同行,与人民同心”——新时代优秀舞台艺术作品展演,引发广泛关注。

《土地长歌》是文化和旅游部新时代现实题材创作工程重点项目,也是国家艺术基金2023年度舞台艺术创作重大资助项目。该剧以国家粮食安全为主题,聚焦近十年中国农村大地上的新型经营主体——种粮大户,讲述了种田大户牛喜田等乡村小人物热爱土地、坚守土地、坚持种地打粮,在各种困境中不忘初心坚守梦想,从传统农耕走向现代化农业的心路历程。该剧展现了当代农民对土地、对粮食、对美好生活的深情与梦想,彰显了国家粮食安全的重要性、紧迫性、复杂性、艰巨性,昭示了农业走向规模化、机械化、现代化的必然性。

作为吉林省戏曲剧院京剧团首部乡村题材大戏,《土地长歌》汇聚了国家一级编剧李宝群、中国国家话剧院导演白皓天、国家一级作曲谢振强、青年舞台美术家孔庆尧等主创团队,由吉林省戏曲剧院院长倪茂才领衔主演,特邀天津京剧院国家一级演员王艳、国家京剧院国家一级演员魏积军、烟台京剧院国家一级演员王燕倾力加盟。该剧以现实主义为主要创作方法,塑造了牛喜田、柳腊梅、牛立秋、张算计、柳长发等性格鲜明的乡村草根人物形象。作品不仅注重戏曲“歌舞演故事”的传统,还融入了象征、诗化、拟人、内心外化等表现手法。唱词、台词具有鲜明的东北地域特色,悲情与喜感交织,现代感和乡土感融合,在传统京剧表现当代中国故事方面进行了新的艺术探寻。

为创作好这部乡村题材大戏,主创团队多次赴吉林省农村体验生活,采访多位种粮大户、农村干部、科研人员,并搜集了大量全国各地种粮大户的素材,力求塑造出有血有肉、有生命温度的乡村人物形象。

该剧导演白皓天致力于展现传统艺术在新时代的广纳博采、守正创新,在保持戏曲美学和艺术规律的基础上,融入时代精神、现代理念和当代舞台表现手段,实现戏曲艺术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通过这种方式,希望使戏曲艺术与时代发展相适应,与现代社会相协调,与观众审美相契合。

24日演出结束后,文旅部艺术司组织专家连夜进行了剧目研讨。专家们对《土地长歌》给予了高度评价。原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主席仲呈祥表示:“选题很好,粮食安全,是当今社会最主要的安全问题,农民把要把饭碗端在自己手里的问题,要为种粮大王在戏剧舞台上树碑立传、传神写貌来唤醒全民族的粮食意识,这是极有价值。”中国戏曲现代戏研究会会长季国平对舞美给予了肯定:“舞台呈现很新颖,多媒体大屏幕与平台的结合挺巧妙,虚实结合。”中国艺术研究院戏曲研究所所长王馗称赞:“这是一个优秀的院团,文武兼备,在面对不同的题材挑战的时候,展现出来的精气神让我特别感动。”中国评剧院艺术指导王亚勋评价:“整部戏的音乐非常好,里面还有一些秧歌、西皮什么的,戏曲跟秧歌的结合特别好。”人民日报文艺部原主任刘玉琴建议:“柳长发这个人物还可以再有温度一点,比如在护苗的时候能不能给他一个动作,他也把衣服脱下来,给他一个表现的机遇和过程,会更合理。”中国儿童艺术剧院原院长欧阳逸冰则表示:“今晚所有演员都非常精彩的表演,演出非常成功,做出了你们独特的无可替代的牛喜田,特别是牛喜田所唱的那一段雨中曲,是农民对土地深情的歌唱,把这一段雨中曲唱的闪闪发光,这是本剧最有价值最深刻的一段,在现代题材的京剧里我们唱出了几千年来农民跟土地的关系和情感,他的深情那就是两个字,他是梦他是天,这唱的太对了。”

“中国人要把饭碗端在自己手里,而且要装自己的粮食”。保障粮食安全始终是国计民生的首要任务。新中国成立75年来,我国农业发展取得了翻天覆地的巨大变化。《土地长歌》是一部深刻描绘中国农民与土地之间深厚情感的现代京剧作品,旨在展现农民在现代化进程中的改革与坚守,以及他们对土地的深情厚谊和美好憧憬。同时,作品传递出对土地和农民的深度关怀,希冀引发社会对“三农”问题的关心关注。它不仅是对传统农耕文明的赞美,更是对新时代农民精神的颂扬。

本文原文来自52hrtt.com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