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南创新循环水养虾模式:成活率高达98%,每公斤利润超122万元
越南创新循环水养虾模式:成活率高达98%,每公斤利润超122万元
越南水产养殖业正迎来一场革命性的技术创新——工厂化循环水养殖系统(RAS)在螳螂虾养殖中的成功应用,不仅解决了传统养殖模式的诸多难题,还带来了惊人的经济效益。
技术创新:模拟自然环境的智能养殖系统
越南水产养殖第二研究所的硕士Le Ngoc Hanh带领团队,开发出一套专门针对螳螂虾的循环水养殖系统。该系统的核心是在塑料容器中模拟螳螂虾的自然生存环境,同时通过高科技手段实现水质的循环利用和优化。
养殖箱设计:从“打洞”到“单间”
在自然环境中,螳螂虾喜欢挖掘洞穴生活。研究团队巧妙地将这一习性应用于养殖箱的设计中。每个养殖箱都配备有隔板,形成独立的“单间”,每间只容纳一只螳螂虾。这种设计不仅有效减少了同类相食的现象,还便于监控和控制数量,确保每只虾都能获得最佳的生长条件。
水处理系统:多级过滤保障水质
该系统配备了先进的水处理设备,包括机械过滤装置、紫外线杀菌装置、CO2减排装置、增加溶解氧装置和生物过滤装置。养殖废水首先经过微滤机和蛋白质分离器去除固体有机物,然后在生化过滤池中去除氨氮和亚硝酸盐等有害物质。经过两级过滤的水体再进入紫外线消毒系统,确保水质安全。最后,通过混合池增加水的含氧量,再重新供给养殖池。
温控与增氧:稳定生长环境的关键
系统内的温度通过升温池进行精准调控,保证水温稳定在适宜范围内。同时,RAS系统使用流量为250升/分钟的压缩空气鼓风机,每天产生360立方米的空气流量,确保水中溶解氧充足。这种稳定的生长环境大大提高了虾的成活率和生长速度。
智能监控:实现精细化管理
整个系统配备了先进的监控设备,可以实时监测水质参数、水温、溶解氧含量等关键指标。一旦发现异常,系统会自动报警并采取相应措施,确保养殖环境始终处于最佳状态。
经济效益:高成活率与快速生长的双重优势
经过一年的养殖试验,该系统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果。螳螂虾的成活率高达93%-98%,体重从最初的80-100克/尾,在短短3个月内就能增长到150-170克/个体。这种惊人的生长速度和成活率,为养殖户带来了丰厚的回报。
据Le Ngoc Hanh团队预估,一座面积仅150平方米的皮皮虾循环水养殖场,每年可赚取利润7373万越南盾,净利润高达6967万越南盾。更令人惊喜的是,每公斤虾的利润达到41.8万越南盾,约合人民币122万元。这种高密度、高效率的养殖模式,彻底改变了传统养殖的经济效益。
环境与社会影响:可持续发展的新选择
这种新型循环水养殖模式不仅带来了经济效益,还具有显著的环境和社会意义。
节约水资源
与传统养殖模式相比,工厂化循环水系统大大减少了对水资源的依赖。整个系统总用水量仅为12.3立方米,其中过滤系统占4.6立方米(37.7%),培养箱占6立方米(50%)。每个养殖箱(6升水)的循环流量调整为0.03立方米/小时,相当于5次/小时/箱的换水率。一般整个系统循环水流量达到720立方米/天。
降低疾病风险
封闭式的养殖环境和先进的水处理系统,有效降低了自然灾害和疾病的风险。系统不使用任何有毒化学品、农药或抗生素,保障了虾的健康,也确保了食品安全。
社会效益
这种模块化设计的养殖系统,可以根据场地规模灵活部署。养殖废水经过过滤净化处理,更加干净卫生,不会对周边环境造成污染。这种环保型养殖模式,不仅创造了大量就业机会,还提高了养殖户的收入水平,符合越南当前的社会发展需求。
未来展望:引领全球水产养殖新趋势
越南的这一创新技术,不仅为本国的水产养殖业注入了新的活力,也为全球水产养殖业提供了新的发展方向。随着技术的不断成熟和推广,这种工厂化循环水养殖模式有望在全球范围内得到广泛应用,为解决全球水产养殖面临的环境、资源和经济挑战提供新的解决方案。
目前,Le Ngoc Hanh团队已与多家企业和海鲜生产单位签订安装合同,在越南槟椥、同奈、前江等多个地区推广该系统,规模从1000到10000个养殖箱不等。这种成功的案例,正在吸引越来越多的投资者和养殖户关注这一创新技术。
值得一提的是,这种循环水养殖模式在中国也已得到广泛应用。例如,CATAQUA等国内循环水设计和设备制造团队,就在无锡、温州、东莞等城市成功落地了类似的箱盒式循环水养殖场,成功养殖出大闸蟹、澳洲小龙虾、红螯等甲壳类水生生物,深受养殖客户的认可。
越南的这一创新,不仅点亮了本国水产养殖业的未来,也为全球水产养殖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新的思路和借鉴。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推广,我们有理由相信,这种环保、高效、智能的养殖模式,将成为未来水产养殖的主流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