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多多商家如何规避法律风险?专家支招防范假货侵权
拼多多商家如何规避法律风险?专家支招防范假货侵权
随着电商行业的蓬勃发展,拼多多已成为众多商家的重要销售渠道。然而,随之而来的法律风险也不容忽视。本文将从知识产权风险防范、合规经营要点、应对假货和乱价销售等方面,为拼多多商家提供一份实用的法律风险防范指南。
知识产权风险防范
知识产权侵权是拼多多商家面临的主要法律风险之一。根据知识产权律师马德胜的分享,过去四年他处理了上百起与拼多多相关的假货维权案件,涉及盗版书籍、假冒调味料、仿制玩具和文创产品等。这些案件揭示了拼多多平台上假货泛滥的问题,也凸显了商家在知识产权保护方面的薄弱环节。
防范措施
合法授权:在销售品牌商品前,务必获得品牌方的合法授权。未经授权擅自销售他人商品,不仅会面临平台处罚,还可能被追究法律责任。
商标注册:对于自有品牌,及时进行商标注册,保护自己的知识产权。同时,也要尊重他人的商标权,避免使用与他人商标相似的标识。
产品来源:确保商品来源合法合规,避免销售盗版或假冒商品。在采购时,选择信誉良好的供应商,并保留相关采购凭证。
有效投诉:如果发现侵权行为,及时通过拼多多知识产权保护平台进行投诉。虽然平台的投诉程序较为复杂,但坚持维权是保护自身权益的重要途径。
合规经营要点
合规经营是商家规避法律风险的关键。以下是一些重要的合规经营要点:
遵守平台规则:熟悉并遵守拼多多平台的各项规则。例如,2024年双12期间,普通商品需要在4天内发货,直邮、直供商品的发货时限为8天。违反平台规则可能导致店铺被处罚。
遵守法律法规:《电子商务法》和《商标法》是商家必须遵守的基本法律。了解并遵守这些法律,可以有效避免法律纠纷。
合同签订:在与供应商、分销商等合作时,签订详细的合同,明确双方的权利和义务。合同是解决纠纷的重要依据。
证据保存:保留所有交易记录、聊天记录、合同等重要文件。在发生纠纷时,这些证据可能成为胜诉的关键。
应对假货和乱价销售
假货和乱价销售是困扰品牌商家的两大难题。以下是一些应对措施:
销售渠道管理:优化渠道布局,选择有实力、信誉良好的合作伙伴。建立严格的价格控制体系,设定最低销售价格政策。
平台投诉:充分利用拼多多后台的投诉服务,对违规销售行为进行举报。收集并提交违规销售证据,如商品链接、价格截图等。
法律手段:对于严重的侵权行为,可考虑通过法律途径维护权益。聘请律师发送警告函,或直接起诉侵权方。
实际案例分析
职业打假人案例:文大刚在拼多多上购买16瓶韩国高丽参片,以产品没有中文标签和合法来源为由,要求商家“退一赔十”。法院审理后认为,文大刚是职业打假人,其购买行为并非为了生活消费,而是以牟利为目的,不符合食品安全法的立法精神,因此不支持十倍赔偿的请求。
假货维权案例:马德胜律师代理的一起调味品假货案件中,尽管商家已被法院判定侵权,但几个月后该商家再次在拼多多上销售假货。这表明,仅靠诉讼难以根除假货问题,平台需要建立更有效的监管机制。
结语
在拼多多平台上经营,既要抓住商机,也要注重合规经营。通过合法授权、商标注册、遵守平台规则和法律法规,以及有效应对假货和乱价销售,商家可以最大限度地规避法律风险,实现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