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尿酸血症,离痛风有多远?
高尿酸血症,离痛风有多远?
近年来,高尿酸血症在年轻人中的患病率逐年升高,根据《2021中国高尿酸及痛风趋势白皮书》显示,我国高尿酸血症的总体患病率为13.3%,患病人数约为1.77亿,痛风总体发病率为1.1%,其中青年男性群体的患病率有显著升高。这一数据背后,隐藏着一个不容忽视的健康隐患——痛风。高尿酸血症是痛风的重要风险因素,但并不是所有高尿酸血症患者都会发展成痛风。那么,高尿酸血症离痛风究竟有多远?我们又该如何预防痛风的发生呢?
高尿酸血症与痛风的关系
高尿酸血症是由嘌呤代谢障碍导致的一种慢性代谢性疾病,血液中尿酸水平过高。非同日两次空腹血尿酸水平男性>420μmol/L或女性>360μmol/L即可诊断为高尿酸血症。虽然高尿酸血症是痛风的重要风险因素,但只有10%的高尿酸血症患者会发展成痛风。这并不意味着可以对高尿酸血症掉以轻心,因为高尿酸血症还与心血管疾病、代谢综合征和肾损伤等疾病密切相关。
痛风的早期症状
痛风的典型症状是关节疼痛,最常见的是第一跖趾关节(足部的第一个脚趾)疼痛,疼痛以夜间为主。在痛风初期时,这种疼痛可能在几天或几小时内消失,但随着时间延长,发作次数会越来越频繁,病情也会加重。痛风的自然病程可分为急性发作期、间歇发作期和慢性痛风石病变期。高尿酸血症的高危人群包括高龄、男性、肥胖、有痛风家族史和静坐生活方式等。
如何预防痛风
虽然高尿酸血症并不一定会发展成痛风,但通过健康的生活方式,可以有效控制尿酸水平,降低痛风的风险。以下是一些具体的预防措施:
合理膳食:限制高嘌呤食物的摄入,如动物内脏、海鲜等。鼓励食用低嘌呤食物,如鸡蛋、牛奶等。同时,要限制果糖含量较高的食品,如含糖饮料、鲜榨果汁等。推荐每天摄入500g以上的蔬菜和200~350g的水果。
保持健康体重:超重肥胖会增加高尿酸血症人群发生痛风的风险,减轻体重可显著降低血尿酸水平。建议通过改善膳食结构和增加规律运动,实现能量摄入小于能量消耗。每周减低0.5~1.0kg为宜,最终将体重控制在健康范围。
规律运动:养成规律、适量运动的习惯是高尿酸血症与痛风的有效防治措施之一。在保证安全的原则下,高尿酸血症与痛风人群应选择适合自身的运动项目,循序渐进地进行运动锻炼,逐步提升心肺功能和肌肉耐力、力量、柔韧性等,增强代谢与免疫功能。运动强度以低、中强度的有氧运动为主,应从低强度开始,逐步过渡至中等强度,避免过量运动。有氧运动以每周 4~5 次、每次 30~60 分钟为宜,可选择对关节冲击力小或无的慢跑、走路、骑自行车、太极拳、八段锦、游泳等运动项目,并适量进行力量和柔韧性练习。运动期间或运动后,应及时补充水分。痛风性关节炎期应减少或避免运动。
足量饮水:定时、规律性饮水可促进尿酸排泄。高尿酸血症与痛风人群,在心、肾功能正常情况下应当足量饮水,每天建议2000~3000mL。尽量维持每天尿量大于2000mL。优先选用白水,也可饮用柠檬水、淡茶、无糖咖啡及苏打水,但应避免过量饮用浓茶、浓咖啡等,避免饮用生冷饮品。
限制饮酒:饮酒会增加高尿酸血症与痛风的风险。酒精的代谢会影响嘌呤的释放并促使尿酸生成增加,酒精还导致血清乳酸升高,从而减少尿酸排泄。部分酒类还含有嘌呤,通常黄酒的嘌呤含量较高,其次是啤酒。白酒的嘌呤含量虽然低,但是白酒的酒精度数较高,容易使体内乳酸堆积,抑制尿酸排泄。因此,应限制饮酒,且急性痛风发作、药物控制不佳或慢性 痛风性关节炎的患者应不饮酒。
规律作息:良好的生活习惯是痛风患者控制病情的必要条件。高尿酸血症与痛风人群应养成规律作息、劳逸结合的习惯。作息不规律会导致疲劳进一步加重,从而促使机体代谢产物堆积和内环境变化,进而增加痛风风险。
定期筛查:建议所有高尿酸血症与痛风患者定期筛查与监测靶器官损害和相关合并症,以期早期发现、早期治疗,改善患者总体预后。
高尿酸血症虽然离痛风还有一段距离,但通过健康的生活方式,我们可以将这段距离拉得更远。如果你发现自己尿酸值偏高,不妨从调整生活习惯做起,必要时寻求专业医疗建议。记住,预防永远比治疗更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