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ature研究揭示:高果糖饮食或增加患癌风险,专家建议每日摄入量不超50克
Nature研究揭示:高果糖饮食或增加患癌风险,专家建议每日摄入量不超50克
果糖,这种广泛存在于水果、蜂蜜等天然食物以及各种加工食品中的甜味物质,近年来因其潜在的健康风险而备受关注。最新研究揭示,果糖不仅与肥胖、糖尿病等代谢性疾病密切相关,还可能通过复杂的代谢机制促进癌症的发生和发展。
果糖代谢机制与健康风险
果糖是葡萄糖的同分异构体,甜度高于葡萄糖,因此被广泛用作食品甜味剂。然而,与葡萄糖不同,果糖几乎全部由小肠和肝脏代谢。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的研究团队发现,果糖能够抑制M1型肿瘤相关巨噬细胞(M1-like TAMs)的极化,进而促进结直肠癌的发生和发展。这一过程不依赖于果糖的下游代谢物,而是通过直接促进己糖激酶(HK2)和肌醇1,4,5-三磷酸受体Ⅲ型(ITPR3)的相互作用来实现。
另一项发表在《Nature》上的研究进一步揭示了果糖代谢与癌症的关系。研究发现,果糖在肝脏中代谢产生的脂质,尤其是溶血磷脂酰胆碱(LPC),可以被癌细胞利用来制造细胞膜,从而促进细胞增殖。这一发现不仅解释了高果糖饮食如何间接促进肿瘤生长,还为癌症治疗提供了新的思路。
果糖的来源与摄入量控制
果糖主要来源于水果、蜂蜜等天然食物,同时也广泛存在于加工食品中。高果糖玉米糖浆(HFCS)是一种常见的果糖添加剂,广泛应用于饮料、甜点和各种超加工食品中。与100年前相比,现代人每年摄入的果糖量增加了十几倍,这与加工食品的普及密切相关。
专家建议,每日果糖摄入量应控制在50克以下,最好不超过25克。然而,一瓶500毫升的含糖饮料就可能含有40-70克的糖分,很容易超过推荐摄入量。因此,控制果糖摄入的关键在于减少加工食品的消费,尤其是含糖饮料、甜点和零食。
果糖与癌症的关系
研究发现,高果糖饮食会通过肝脏代谢产生脂质,这些脂质可以被癌细胞利用来制造细胞膜,从而促进细胞增殖。这一机制解释了为什么即使癌细胞本身无法直接代谢果糖,高果糖饮食仍能促进肿瘤生长。此外,果糖还能通过影响肠道菌群和免疫系统功能,进一步增加癌症风险。
健康饮食建议
适量摄入水果:水果是果糖的重要来源,但同时富含膳食纤维、维生素和矿物质。建议每天摄入200-350克水果,既能享受其营养价值,又不会过度摄入果糖。
警惕加工食品:在购买食品时,仔细阅读配料表,注意识别果葡糖浆、高果糖玉米糖浆等添加糖。尽量选择低糖或无糖的食品。
减少含糖饮料的摄入:含糖饮料是果糖摄入的主要来源之一。建议用白开水、茶或黑咖啡等无糖饮品替代含糖饮料。
自制食品:自己动手制作食品时,可以更好地控制糖分的添加量。选择低糖或无糖的食材和调料,不仅有助于减少糖分的摄入,还能享受烹饪的乐趣。
总之,果糖并非完全有害,但过量摄入确实会带来健康风险。通过合理控制摄入量,选择天然食物而非加工食品,我们可以享受果糖带来的美味,同时保护自己的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