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水名酒刘伶醉,千年传说再发酵
徐水名酒刘伶醉,千年传说再发酵
徐水县,这座拥有千年历史的古城,孕育出了一种独特的文化瑰宝——刘伶醉酒。这不仅是一种酒,更是一段跨越时空的传奇,承载着中华民族的酒文化与人文精神。
千年传奇:从汉代到金元的酿酒历史
刘伶醉酒的历史可以追溯到汉代,当时徐水境内就已经出现了制作烧酒的原始蒸馏技术。但真正让这种酒名扬天下的,是东晋“竹林七贤”中的名士刘伶。
刘伶,这位以嗜酒如命闻名的名士,曾千里迢迢来到徐水,品尝当地的美酒。据传,他一醉就是三年,醒来后豪言:“还有谁!”这个故事不仅展现了刘伶的酒量,更体现了他放浪形骸、不拘礼法的个性。
金元时期(1126年),刘伶醉酒的酿造技艺达到了新的高度。在河北省徐水县城瀑河两岸的刘伶醉酿酒有限公司内,发现了金元时期的酿酒文化遗址,特别是16个发酵池,从金元时代一直延续使用至今。这些发酵池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并纳入中国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单。
竹林七贤:刘伶与酒的文化传承
刘伶是“竹林七贤”中社会地位最低的一位,也是喝酒喝得最猛的那一位。他身高仅六尺(不到一米五),容貌丑陋,却放肆情志,常以身处宇宙调和万物为意。他好老庄之学,追求自由逍遥、无为而治。
刘伶的放浪形骸绝非贬义。中西方的两位哲学家——庄子与第欧根尼,似乎与他的灵魂融为一体。庄子的生命与天地合一,随遇而安,自在而逍遥。第欧根尼躺在一个木桶里,还嫌弃亚历山大遮住了阳光,更不在乎被人成为“犬儒”。刘伶也是如此,他并不是真的不作为,而是不愿意混入多数读书人热衷的仕途,在无意义的内卷里消耗生命。刘伶厌恶司马氏,又知道自己无力改变现状,就干脆躲了起来。听从内心的声音,醉心于美酒与竹林,自由自在地过一生,难道不好吗?
独特工艺:八百年发酵池的传承
刘伶醉酒的酿造工艺源远流长,可追溯至金元时期。河北省徐水县城瀑河两岸的刘伶醉酿酒有限公司内,发现了金元时期的酿酒文化遗址,特别是16个发酵池,从金元时代一直延续使用至今。这些发酵池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并纳入中国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单。
800年的酿造场所和传统工艺,不仅文化品位无与伦比,也是科学研究的丰富源泉。2004年,中科院微生物研究所在发酵池中取样定向分离细菌,发现有两株片球菌与目前全世界所报道的8种不同,可能是新发现的菌种,还有两株乳杆菌,也可能是新发现的新种。这也从生物进化的角度,体现了发酵池的年代的久远和长期使用的的过程。
当代传承:从传统到创新
进入当代,刘伶醉酒在传承传统工艺的同时,也进行了现代化改良。如今的刘伶醉酒采用传统老屋甑工艺生产,除将直火蒸馏改为蒸汽蒸馏,人工打提挑水改为机井供水,粉碎、照明倒酒等使用机械设备和酒泵外,其他基本上延续着传统工艺生产。刘伶醉的酿造工艺,是宝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是饮誉国内外的“中华老字号”,抢救和保护刘伶醉酿造技艺,对弘扬民族品牌、传承中华文明具有重要意义。
如今,刘伶醉酒已成为河北人的心头好,更是徐水的文化名片。它不仅是一种饮品,更凝结着中华民族的酒文化与人文精神。在新时代的背景下,刘伶醉酒正以创新的姿态,续写其千年的传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