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二手烟增加感染风险,公共场所控烟亟待全国立法

创作时间:
2025-01-22 06:08:57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二手烟增加感染风险,公共场所控烟亟待全国立法

近日,湖南省卫健委健教中心发布重要提醒:长期处于二手烟环境中,肺部感染风险显著增加。研究显示,长期暴露于二手烟环境的人群患肺部感染疾病的风险可能提高20%-30%,特别是儿童、老年人、孕妇及慢性病患者风险更高。专家建议采取多种方法避免吸入二手烟,包括个人主动防护、推动公共环境禁烟和保护特殊人群,以降低肺部感染风险。

这一提醒再次引发了社会对公共场所控烟的关注。近年来,虽然各地陆续出台控烟法规,但室内公共场所吸烟现象仍屡禁不止,二手烟问题依然严峻。

以长沙为例,演员徐娇曾在一家餐厅劝阻一名男士吸烟,却遭到对方的无礼对待。类似的情况在各地屡见不鲜。陕西西安的王女士在火锅店庆祝孩子生日时,邻桌的吸烟者无视劝阻,导致孩子咳嗽不止。广东深圳的刘女士则通过“别抽啦”服务平台举报了饭店内的吸烟行为。四川攀枝花的梅女士更是目睹了羊肉粉店老板公然在店内发烟。

这些案例反映出,尽管室内公共场所禁烟已成为社会共识,但在执行层面仍面临诸多挑战。中国法学会行政法学研究会理事陈猛指出,室内公共场所禁烟能够有效预防肺癌和其他严重呼吸系统疾病,保护公众健康。同时,禁烟措施还能显著减少室内空气中细颗粒物(PM2.5)和其他有毒物质的浓度,提升环境质量。此外,未熄灭的烟蒂是引发火灾的重要因素之一,尤其在易燃环境中更为危险。因此,推行严格的室内禁烟措施不仅是保障公众健康、安全及环境保护的关键步骤,更是构建一个更文明、更健康的社会环境的基础。

然而,当前我国控烟立法仍存在诸多不足。虽然2011年原卫生部审议通过的《公共场所卫生管理条例实施细则》明确规定室内公共场所禁止吸烟,但各地制订法规标准不一,导致禁烟范围、执法标准和处罚措施上的不统一,影响了政策的一致性和有效性。据统计,截至2024年5月,我国仅有24个省份出台省级控烟相关法规,254个城市出台市级控烟相关法规。这种立法上的碎片化,使得控烟工作难以形成全国统一的合力。

值得注意的是,2024年12月国务院对《公共场所卫生管理条例》进行了修订,删除了饭馆、车马店、咖啡馆、酒吧、茶座等场所的禁烟规定。这一变化引发了社会的广泛关注和担忧。对此,陈猛解释说,该条例的修改并不意味着放松对公共健康的保护标准。实际上,随着社会公众对健康的重视程度不断提高,未来可能会有更多的地区出台更加严格的控烟政策,以保障公众免受二手烟的危害。

为了实现《健康中国行动(2019—2030年)》中提出的到2030年全面无烟法规保护的人口比例达到80%及以上的目标,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首先,应加快全国性控烟立法进程,统一各地的禁烟标准和执法尺度。其次,加大执法力度,确保现有法规得到有效执行。同时,加强公众教育,提高社会对控烟工作的认识和支持。此外,还应鼓励社会各界积极参与控烟工作,形成全社会共同监督的良好氛围。

控烟工作不仅需要政府和立法机构的努力,更需要每一个公民的参与。我们每个人都应该成为自己健康的第一责任人,主动远离二手烟环境,积极劝阻他人在公共场所吸烟。只有当控烟成为每个人的自觉行动时,我们才能真正实现无烟社会的目标,让每个人都能呼吸到清新的空气,享受健康的生活。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