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造币厂珍品亮相,收藏界炸锅了!
南京造币厂珍品亮相,收藏界炸锅了!
近日,南京造币厂的珍贵藏品再次引发收藏界的热议。其中包括宣统三年大清银币壹圆长须龙金样和孙中山像开国纪念币金样等稀有品种。这些藏品不仅具有极高的历史价值,而且在市场上极为罕见,每次亮相都会引起轰动。尤其是宣统三年大清银币壹圆长须龙金样,目前所见仅有两枚,曾被多位著名收藏家递藏。这些珍贵的藏品不仅展示了中国近现代货币的历史变迁,也成为收藏爱好者们梦寐以求的瑰宝。
南京造币厂:铸币历史的见证者
南京造币厂作为中国历史悠久的铸币机构,承载着丰富的文化底蕴与卓越的工艺水平。自1853年起,南京造币厂在铸币领域不断创新,铸造了众多具有历史与艺术价值的货币,为中国的货币体系做出了重要贡献。
宣统三年大清银币:清朝末期的货币瑰宝
宣统三年大清银币壹圆长须龙金样是清朝末期的重要货币,也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封建王朝的货币。它采用了现代化的铸造技术,具有高纯度、高重量、高银含量等特点,设计精美、图案清晰、文字规范。宣统三年所设计的大清银币,本来有长须龙、短须龙、反龙、大尾龙和曲须龙等六七种版面样式,但由于刚设计出来并投入铸造不久,便赶上了武昌起义的爆发,因此原本一整套发行的构想,就因为战争而化为泡影。大部分新版银币也因为战争的动荡胎死腹中,留下的仅是少量的样币。辛亥革命爆发后,清政府迅速覆亡,所铸大清银元还没有正式发行,仅以军饷形式少量流入市面。由于流通量较少,留存至今的更少之又少,所以大清银元价格比较高。
这枚长须龙金样,正面铸有繁体字“大清银币”四个字,背面刻铸了精美的长须蟠龙纹图案,蟠龙的中心铸有“壹圆”字样,突出了它的“身份”来历。这枚金币此前曾先后被埃及国王法鲁克、耿爱德、伊莱恩、张秀清四大名家所递藏。在谈及这枚钱币时,陈吉茂先生表示:“伊莱恩藏品中1989年估价最为贵重之中国钱币:大清宣三长须龙金质样币。清政府之赠礼,法鲁克国王之收藏,耿爱德1954,伊莱恩1971,张秀青1989。鸿禧中国近代金银币选集书上原件。张秀青也评价曰:名贵无比。”
孙中山像开国纪念币:民国初期的重要纪念
孙中山像开国纪念币金样则是民国16年北伐军攻克南京后,为替代袁像币而铸造的,数量同样稀少。民国16年(1927年)北伐军攻克南京进驻上海后,为了替代袁像币,铸造了孙中山像开国纪念钱币。同年上海海关的《江海关华洋贸易统计报告书》中记载有“五月一日及六月八日,杭州南京造币厂相继开工,…其新铸孙文像银元之初次见干本埠市面者,亦在本季中,察此种银币之形状,巩系以民国元年之旧模型铸造,而其做工似不及袁像银元之精致,不过其成色尚与原定标准相符合。”这里提到的孙像银元,就是如今大家熟悉的民国孙中山像开国纪念钱币,而铸币厂也按例铸造了一些金币用于呈报。
珍稀藏品的市场价值
这些珍贵的藏品不仅展示了中国近现代货币的历史变迁,也成为收藏爱好者们梦寐以求的瑰宝。在2016年的一次拍卖中,一枚民国孙中山开国纪念币以241万元人民币成交,显示出其极高的收藏价值。而宣统三年大清银币壹圆长须龙金样在拍卖市场上的成交价更是高达276万元人民币,显示出其极高的收藏价值。
南京造币厂的这些珍贵藏品,不仅是中国货币发展史上的重要见证,也是中国近代历史的缩影。它们承载着丰富的历史信息和文化价值,每一次亮相都吸引着收藏界的高度关注。这些珍品的存世量稀少,加上其独特的历史背景和精湛的工艺,使其成为收藏界炙手可热的瑰宝。随着收藏市场的不断发展,这些珍品的价值还将继续攀升,成为传承中国货币文化的重要载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