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天竹:一种兼具药用与观赏价值的庭院植物
南天竹:一种兼具药用与观赏价值的庭院植物
南天竹,这种四季常绿的灌木,以其独特的形态和鲜艳的果实,成为园林和盆栽中的常客。它不仅美化了我们的环境,还蕴含着丰富的文化意义和药用价值。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深入了解这位“绿色朋友”。
形态特征与生长习性
南天竹是一种常绿灌木,高度可达1-3米,丛生而少分枝。叶片为椭圆形或椭圆状披针形,长2-10厘米,宽0.5-2厘米,顶端渐尖,基部楔形,全缘,上面深绿色,冬季可变为红色,背面叶脉隆起,两面无毛。花朵较小,白色带有芳香,呈四角形;果柄短且果实呈球形,橙红色;种子扁圆形。花期在3-6月,果期则在5-11月。
南天竹性喜温暖及湿润的环境,比较耐阴,也耐寒。栽培土要求肥沃、排水良好的沙质壤土。对水分要求不甚严格,既能耐湿也能耐旱。比较喜肥,可多施磷、钾肥。生长期每月施1-2次液肥。盆栽植株观赏几年后,枝叶老化脱落,可整型修剪,一般主茎留15cm左右便可,4月修剪,秋后可恢复到1m高,并且树冠丰满。
药用价值与毒性
南天竹的根、茎、叶、果都可以入药。其根、叶具有强筋活络,消炎解毒之效,果为镇咳药。南天竹中含有氰化物,大量食用后致氰化物过量中毒,对神经系统具有麻痹作用。此外,南天竹含多种生物碱。茎、根含有南天竹碱、小檗碱;茎含原阿片碱,异南天竹碱。另外,茎和叶含木兰碱;果实含异可利定碱、原阿片碱。叶、花蕾及果实均含有氢氰酸。
该物种为中国植物图谱数据库收录的有毒植物,其毒性为全株有毒,中毒症状为兴奋,脉搏先快后慢、且不规则、血压下降、肌肉痉挛、呼吸麻痹、昏迷等。如果大量食用,可引起肺部、胸膜、气管充血和出血,甚至导致死亡。
文化意义与象征
南天竹被视为君子的象征,其高大挺拔的形态象征着人格的高尚和品德的卓越。竹子具有柔韧而坚韧的特性,与君子对待事物的态度相一致。南天竹也被赋予了忍辱负重、坚守原则、高洁无瑕等美德的象征意义。
栽培与养护技巧
南天竹喜欢微酸性的土壤条件,肥沃且要很好的排水性,可使用腐殖土或塘河泥掺拌沙土培养,为增强土壤肥沃性,在养南天竹时,可加上一点粪土来做基肥。
南天竹喜欢湿润的环境,在花期的时候可以多浇水,保持盆土湿润,在平常浇水的时候,最好按照气候和天气来进行,比较干旱时,勤浇水,保持土壤湿润,夏季可以每天都浇,必要时还需进行喷雾,不过在冬季南天竹处在休眠期里,植株休眠,可以不用浇太多的水,土壤不能过于湿润。
南天竹是一种喜阳的植物,在充足的光照下,会长的比较良好,不过这并不意味着可以将南天竹养殖在日光很盛的地方,夏季的时候,阳光强烈,需要及时遮阴。
南天竹喜温暖湿润的环境,耐寒性较差。生长最适宜的温度为15-25摄氏度。冬季应保持在5摄氏度以上,以防止植株受到冻害。
南天竹在上盆时,需要施足基肥,其他时候,适当施肥即可,一般在生长期间,可以每个月施一次肥,以薄肥为主。在5月份当中,可以施一些钾肥。
南天竹还要注意修剪,可在冬季植株进入休眠或半休眠期,将瘦弱、病虫、枯死、过密等枝条剪除。
南天竹每隔1-2年需换盆1次,通常把植株从盆中扣出,去掉旧土,剪去大部分根系,保留3-5株枝干,用培养土栽入盆内,并遮阴管护,半个月后即可正常管理。
南天竹,这种兼具观赏与药用价值的植物,以其独特的形态和文化内涵,赢得了人们的喜爱。无论是作为园林景观还是盆栽装饰,它都能为我们的生活增添一抹亮色。但同时,我们也需要谨记其全株有毒的特性,在欣赏和使用时,务必小心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