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医学会杂志·内科学》发表中国研究:津力达颗粒降低糖尿病风险41%
《美国医学会杂志·内科学》发表中国研究:津力达颗粒降低糖尿病风险41%
近日,一项由中国研究团队完成的临床试验结果在国际权威医学期刊《美国医学会杂志·内科学》(JAMA Internal Medicine)发表,研究显示,中药制剂津力达颗粒可显著降低糖耐量异常合并多代谢紊乱人群的糖尿病发病风险,降幅高达41%。这一突破性成果不仅为糖尿病预防提供了新的有效干预措施,也标志着中医药在糖尿病防治领域取得了重大进展。
研究设计与结果
该研究由河北省中西医结合医药研究院贾振华教授、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仝小林院士和连凤梅教授共同牵头,采用随机、双盲、安慰剂平行对照、多中心的设计方法。研究于2019年6月至2023年2月在中国21个城市、35家医院开展,入组了889例年龄18~70岁糖耐量异常合并腹型肥胖,同时伴有代谢综合征任一指标异常的受试者。受试者按照1:1的比例随机分组,其中885例被纳入全分析集(津力达组442例、安慰剂组443例)。
在标准化的生活方式干预基础上,受试者每天按照1袋/次,3次/日的剂量口服津力达或安慰剂,中位随访时间达2.2年。研究结果显示,与安慰剂组相比,津力达组的糖尿病发生风险显著降低了41%(风险比0.59,95%置信区间0.46-0.74,P<0.001)。
津力达颗粒的多重代谢改善效果
除了显著降低糖尿病发病风险外,津力达颗粒还表现出对多项代谢指标的改善作用。与安慰剂组相比,津力达组在以下方面显示出显著差异:
- 腰围和体重指数显著降低
- 空腹血糖、餐后2小时血糖、糖化血红蛋白水平明显改善
- 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甘油三酯水平得到优化
- 胰岛素抵抗指数显著下降
- 动脉硬化关键指标——臂踝指数和颈动脉内中膜厚度也表现出显著差异
作用机制与临床意义
津力达颗粒是在络病理论指导下研发的创新中药,由17种中药成分组成,包括人参、苍术、佩兰、仙灵脾、荔枝核、苦参、黄连、黄精、麦冬、葛根、丹参等。其主要功效为“益气养阴、健脾运津”,能够改善糖脂代谢紊乱,降低血糖和糖化血红蛋白,改善血糖波动,促进血糖达标。
这一研究成果的发表,成为首个证明中成药可以降低该人群糖尿病发生风险的临床循证医学试验,为医学界提供了新的视角,也为糖尿病预防和控制策略的制定提供了科学依据和有效干预措施。
展望
随着人口老龄化和生活方式的变化,糖尿病的预防和控制已成为世界各国面临的重要任务。津力达颗粒作为一种中药复方制剂,在严格的临床试验中证实了其有效性和安全性,为全球数亿糖尿病患者及高危人群带来了新的希望。这一突破性成果不仅展示了中医药在糖尿病防治领域的巨大潜力,也为中医药的现代化和国际化提供了有力证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