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阳蒸卤面DIY:从白马寺到餐桌的千年美味
洛阳蒸卤面DIY:从白马寺到餐桌的千年美味
洛阳蒸卤面是洛阳人夏季餐桌上的必备美食,其历史可追溯至1900多年前的白马寺。相传,白马寺是中国官办第一佛寺,每日前来顶礼膜拜者络绎不绝,因此寺外的饮食生意十分兴隆。当时最流行的快餐食品便是“路面”,即一种在路旁设摊叫卖的面条,因其绵软适口、方便快捷而广受欢迎。这种面条以质细味美著称,一团银丝般的面条从笼中抓出来放入碗内,加入麻油、香酱、瓜丝等细菜,人到即可食,很受人们的欢迎。久而久之,这种面条便成为人们家常主食之一。
如今,洛阳蒸卤面不仅保留了传统风味,还发展出一套独特的制作工艺。其制作过程主要包括蒸面和炒菜两个主要步骤:
准备面条
将细面条蒸15分钟至熟,或者直接去菜市场购买专用的熟面条。这种买来的专用面已经蒸到7成熟,自然晾凉后韧性好,不烂,是卤面的特色之一。如果没有这种面,也可以用普通面条(挂面也可以)蒸15分钟后再摊开晾凉。
准备卤菜
将带皮猪肉洗净后凉水下锅,煮20分钟左右至七八分熟,捞出晾凉。长豆角洗净切成颗粒状,晾凉的肉也切成片状或者颗粒状,大葱切成葱花。锅中加油,油热后放入肉和葱花炒香,加入老抽和五香粉。放入长豆角继续炒,加盐调味(因为卤面的咸味主要来自卤菜,所以盐要适当多放一些)。将煮肉的汤倒入菜中,连煮带炒至肉、菜都烂,保留一些汤汁。
拌面
取一个大盆,先铺一层菜再铺一层面,反复交替叠加,最后拌匀。
蒸面
将拌好的面条放入蒸锅,大火上汽后中火蒸半小时左右。蒸熟后的卤面又软又香。
一碗热腾腾的卤面,香喷喷的,口感干松,很耐嚼,汤汁都融入面条,非常有滋味。虽然这个面简单朴素,也算是肉、菜、面一锅出,但长时间不吃,就会很想。作为洛阳人,基本上家家都会做蒸卤面。
白马寺不仅是佛教文化的传播中心,也是洛阳美食文化的发源地之一。除了蒸卤面,白马寺周边还有许多其他特色小吃。例如,白马寺素斋以其清淡爽口、营养丰富而闻名,是素食爱好者的理想选择。此外,白马寺附近的洛阳水席也是不容错过的美食。作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洛阳水席以“二十四道菜”闻名,冷热交替、汤水丰富,寓意连绵不断和富贵吉祥。
洛阳蒸卤面不仅是一道简单的面食,更凝结着千年古都的历史味道。在这个夏日,不妨亲手制作一碗正宗的洛阳蒸卤面,感受那份来自白马寺的美食传承。同时,也可以计划一次白马寺之旅,品尝更多地道的洛阳美食,体验这座千年古都的独特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