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创可逆:单向活瓣肺减容术为慢阻肺患者带来新希望
微创可逆:单向活瓣肺减容术为慢阻肺患者带来新希望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主任医师王峰教授近日在《看呼吸》直播节目中,介绍了单向活瓣肺减容术这一治疗新技术,为慢阻肺患者带来新的希望。
王峰教授指出,对于肺功能已经非常差、达到极重度通气功能障碍的患者,仅靠药物和家庭氧疗等方法很难逆转病情。而许多病程漫长的患者由于肺功能、心功能严重受损,可能无法耐受外科手术,此时应该考虑创伤微小的呼吸介入治疗。
目前,呼吸介入治疗正在不断发展,包括弹簧圈肺减容术、气道旁路支架技术、生物性肺减容术、热蒸气肺减容术等。其中,单向活瓣肺减容术是目前应用最广泛、最成熟的慢阻肺病介入治疗技术。
该技术依据术前的胸部CT等检查找到病变部位,通过支气管镜将单向活瓣送到气肿肺组织所属的支气管里,不会在体表留下任何痕迹。活瓣释放后与支气管内壁密切贴合,阻止空气进入病变肺组织,同时允许滞留的残气排出,使过度充气的肺组织逐步萎陷甚至不张,从而达到减容的效果,给健康肺叶腾出更多空间进行气体交换。这项手术还可以增加支气管壁的弹性回缩力,减低小气道呼吸阻力,改善肺通气/血流比例,对膈肌等呼吸肌功能产生有利影响。
配合药物干预、呼吸道感染防治、呼吸康复锻炼、家庭氧疗等基础治疗,单向活瓣肺减容术可以达到比较长期的治疗效果。患者也不用担心术后问题,假如植入活瓣后出现阻塞性炎症,经过医生评估还能将活瓣取出,对于后续有肺移植条件的患者来说,这项技术也不影响以后的评估和手术。总的来说,单向活瓣肺减容术具有微创、安全、有效、可逆等优势。
单向活瓣肺减容术主要适用于满足以下3个条件的患者:一是已经确诊慢阻肺病,肺部有明显结构改变,如肺气肿特别是异质性肺气肿;二是已经进行一年以上药物治疗、呼吸功能康复锻炼等规律治疗但效果不好,仍有明显喘憋等症状;三是经过传统治疗延缓病情发展后,仍有进一步治疗意愿。此外,还需要通过胸部CT检查和肺功能检查进一步评估患者是否适合活瓣肺减容术,可能还要做血气分析、6分钟步行实验等判断运动能力,甚至要借助心脏超声排查肺动脉高压,评估患者手术安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