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雅安:从茶马古道到数字经济,古城展新颜

创作时间:
2025-01-22 01:59:17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雅安:从茶马古道到数字经济,古城展新颜


雅安,这座位于四川盆地与青藏高原交界处的古城,承载着八千年文明史和两千多年建城史。这里不仅是大熊猫的科学发现地,还是茶马古道的重要节点,更孕育了丰富的自然和文化遗产。

大熊猫的故乡


蒙顶山核心景区茶旅融合,以更好姿态迎接游客。图/新华社


雅安市汉源县大渡河大峡谷的古路村索道。图/新华社


雅安基地,大熊猫“美生”吃竹笋。图/新华社


天全县甘溪坡茶马古道遗址的一段古道。图/新华社


在荥经县云峰山的桢楠。图/新华社

箭竹林中,一个胖呼呼的黑白色身影突然闪现。科学家研究发现,大熊猫在地球这个蓝色星球的第一次漫步,是在八万年前。沧海桑田中,大熊猫与气候变化同进退,在雅安的崇山峻岭间不断进化,顽强生存。

晋代学者郭璞在其所注《山海经·中山经》中记载:“邛崃山,在汉嘉严道,有九折阪,出貊。貊似熊而黑白驳。亦食铜铁。”严道,便是今天的雅安荥经县。

一八六二年,法国博物学家阿尔芒·戴维德踏上了到中国寻找动植物的旅程。七年後,他来到地处夹金山南麓的穆坪(今宝兴县),第一次见到被当地人称为“黑白熊”的动物。阿尔芒·戴维德见到活体大熊猫的这一天被定为“大熊猫发现日”,雅安则成为大熊猫科学发现地。

一九五五年,一只出生於宝兴县硗碛乡山林里的大熊猫幼崽与妈妈走失,幸而被巡山人发现,很快被送往北京动物园。之后,这只名叫“姬姬”的大熊猫辗转莫斯科、柏林、法兰克福、哥本哈根等地,最终定居伦敦。一九六一年,以“姬姬”为原型的大熊猫成为世界自然基金会(WWF)的标识。

大熊猫浓度最高地区

二○○六年,“四川大熊猫栖息地”被列入世界自然遗产,遗产核心区面积五千三百七十平方公里,其中雅安境内面积占比过半。二○二一年十月十二日,大熊猫国家公园成立,雅安市四成面积划入国家公园,成为大熊猫国家公园中划入面积最大、市域占比最高、山系涵盖最全、野化放归数量最多、全链条保护最完整的市(州)。

为了给大熊猫“让道”,雅安市将国家公园内、数量占四川全省三分之一的七十七宗矿业权全部退出,关停一百七十一座小水电。曾经高度倚赖木头、石头、水头“三头经济”的宝兴县壮士断腕,在县域之外努力发展“飞地经济”,探索出一条独特的转型之路。

如今,人们用心呵护的这片土地已成为中国大熊猫“浓度”最高的地区之一,大熊猫进村“串门”、公路上遛弯早不稀奇。在大熊猫的“伞护效应”之下,川金丝猴、羚牛、珙桐等珍稀动植物也在这片土地上诗意栖居,自由生长。

石棉县栗子坪,传说中诸葛亮“七擒孟获”之地,如今是大陆首个大熊猫野化放归基地。根据二○一五年发布的调查报告,雅安境内有野生大熊猫三百四十只,“我们完全有底气相信,目前的数量已经远远不止。”大熊猫国家公园管理局雅安分局副局长徐洪年说话间充满自信。

茶马古道绵延雪域

“琴里知闻唯渌水,茶中故旧是蒙山。”一千多年前,唐代诗人白居易写下的诗句道出了蒙山茶在文人心中的分量。

蒙山,是雅安蒙顶山的旧称。西汉时期,被后世誉为“茶祖”的吴理真“携灵茗之种,植于五峰之中”,在蒙顶山五峰之间的一块凹地上,移植种下七株茶树。据清代《名山县志》记载,这七株茶树“二千年不枯不长,其茶叶细而长,味甘而清,色黄而碧,酌杯中香云蒙覆其上,凝结不散”。

一弯细叶,慰藉了千年时光,也见证了千百年来四川盆地与青藏高原乃至南亚大陆之间的商贸往来、文化互通。

名山区新店镇,青葱起伏的山峦上,一座红墙黑瓦的古屋静立路边,大门匾额上用汉藏双语书写的“茶马司”提醒人们,一千多年前这里曾热闹繁忙。

宋代皇帝于公元一○七四年建立的这个机构管理着一项特殊交易:用蜀地茶叶交换来自高原的战马。茶马互市虽已成历史,茶叶的流通一千多年来却从未中断。

天全县小河镇,甘溪坡茶马古道驿站遗址,一个个“拐子窝”清晰可见。那是茶马古道上的背夫们歇脚时,被撑于背架下的“丁字拐”杵在石上留下的痕迹。漫步这条古道,每一步都重叠着无数昔日的脚印。一呼一吸间,仿佛闻见历史深处的那一块块茶砖,仍散发着醇香。

生于一九六三年的雅安人甘玉祥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黑茶制作技艺(南路边茶制作技艺)的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他创立的“兄弟友谊”茶厂承担着一个特殊的功能——“国家藏茶战略储备库”。这里长期储存着南路边茶成品和制作原料各一百万斤,保障着对雪域高原的茶叶供给。

川藏茶马古道,一路自雅安经荥经、汉源至康定,一路经天全至康定,再经昌都到拉萨,最远辐射不丹、尼泊尔、印度。这些蜿蜒的小路,既是茶马古道,也是蜀身毒道的一部分,即今天人们所说的南方丝绸之路。但今天的茶砖、货物不再需要人背马驮,通往雪域的路早已宽阔。

观景平台之乡 旅游城市大黑马

“想见青衣江畔路,白鱼紫笋不论钱。”公元一○九○年,苏轼在任杭州知州时写下一首《寄蔡子华》,诗中寥寥两句,描摹出雅安丰富的物产。根据史料记载,早在“三苏”未成名之前,苏洵曾带着苏轼、苏辙在雅州(雅安的旧称)读书。少年时代所睹风物使难归的故乡的轮廓更加清晰,使得苏轼时常感怀。

历史上,无数文人雅士驻留雅安,除苏轼之外,李白、白居易、杨慎都留下过关于这里的名篇佳作。雅安市中心雨城区的高颐阙、荥经县的何君阁道碑、芦山县的樊敏阙见证着这片土地源远流长的文脉。

数字经济发展迅猛

荥经县云峰山,两株树龄超过一七○○年的桢楠静静守护着云峰寺的山门,它们的周围还拱卫着一百多株树龄超过百年的桢楠。清晨的阳光透过繁茂的枝叶洒下,林中弥漫着一缕缕似有似无的幽香。深深吸进肺里,仿佛给身体注入了一股蓬勃的能量。

桢楠是中国的特产树种,生长极慢。它树形笔直,枝叶终年不谢,即使长在悬崖峭壁上依旧身姿挺拔。一株桢楠成材至少需要六十年,成为栋梁之材则需两三百年。历史上,盛产桢楠的雅安曾为皇家贡无数桢楠木材,其中备受推崇的“金丝楠”便是因桢楠表面在阳光照射下呈现出金丝状而得名。

承受住了雷电的攻击,挺过了火灾的考验,也幸运地避过了人为的砍伐,今天这片桢楠林已经成为大陆保存最完整的古桢楠群落。大树无言,它们如谦谦君子,将根系深深扎进泥土,昂扬着头奋力向云端挺拔。

在四川的二十一个市(州)中,雅安的存在与这些顽强树木颇为相似,虽然身处自然灾害频发的环境,处处都是生态红线,却一直在奋力开拓自己的天地。

二○一九年六月,中国·雅安大数据产业园正式开园,经过五年发展,已建成四川省单体规模最大、标准最高的绿色数据中心。如今,雅安数字经济总量已超过人民币四百亿元,算力规模达2242PFlops,跻身大陆数字经济产业园区第一方阵。

悬崖上的古路村

今年三月,汉源县大渡河畔的古路村一夜“出圈”,为了一睹“天梯村”和“大渡河最美峡谷”的真容,前往古路村徒步的人挤满了山路,密密麻麻如同蚂蚁搬家。网友们调侃:六大门派围攻光明顶那天也没这么多人!

但人们不知道的是,“网红村”背后藏着一个奋力“寻路”的故事。

古路村曾名唤“咕噜村”,过去进出村得攀爬藤条和木棍编成的“天梯”,稍不留神就“咕噜咕噜”地掉下山去。一九六○年代,建设成昆铁路的铁道兵为了改善村民出行,将藤梯改建成铁梯,后来又打通了一条窄窄的骡马道。一代代人希望村里能修一条真正的公路,却因施工难度太大一直未能破局。直到一条悬崖索道修建,让村庄翻天覆地。索道,不仅解决了出行的难题,又保持了村庄的原始风貌。

发展文旅,是悬崖上的古路村“改命”的契机,也是雅安厚植绿美本底,转型绿色发展的一个重要着力点。作为极少数第三产业在GDP中占比过半的城市,雅安已成为中国旅游城市中的一匹“黑马”。

新华社港台部供稿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