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张文宏:疫情新挑战下,中国如何筑牢感染病防控防线

创作时间:
2025-01-22 09:34:18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张文宏:疫情新挑战下,中国如何筑牢感染病防控防线

2024年,全球疫情形势依然严峻。世界卫生组织(WHO)最新报告显示,美洲、欧洲和西太平洋地区出现新的新冠病毒感染潮,同时,霍乱疫情也在22个国家蔓延,报告确诊病例约34.2万例,死亡病例2400例。在中国,艾滋病、梅毒、淋病等传染病感染人数持续上升,截至2024年6月30日,全国报告现存活HIV感染者/AIDS患者1329127例,梅毒和淋病病例数分别较上年同期增长24.8%和7.0%。

面对这一形势,国家传染病医学中心主任、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感染科主任张文宏教授在最新发布的《2024感染性疾病前沿进展与展望》中指出,感染病学科作为应对微生物界向人类挑战的第一道防线,正面临着新的压力和机遇。他强调,未来的研究重点将集中在三个方面:抗菌药物耐药性、新型抗生素的研发及其临床应用,以及人工智能在感染性疾病精准诊断中的广泛应用。

01

抗菌药物耐药性:全球性挑战

抗菌药物耐药性是当前全球公共卫生领域面临的重大挑战之一。据世界卫生组织估计,到2050年,耐药性感染每年可能导致1000万人死亡,超过癌症的致死人数。张文宏教授指出,抗菌药物耐药性问题日益严峻,需要全球范围内的共同努力来应对。

国家传染病医学中心在抗菌药物耐药性研究方面已取得重要进展。例如,该中心牵头开展的“中国细菌耐药监测网(CHINET)”项目,已覆盖全国300多家医院,为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提供了重要参考。此外,中心还参与了多项国际多中心研究,推动全球抗菌药物耐药性监测和防控工作。

02

新型抗生素研发:突破在望

针对抗菌药物耐药性问题,研发新型抗生素是重要应对策略之一。张文宏教授表示,近年来,我国在新型抗生素研发方面取得了显著进展。例如,国家传染病医学中心与多家科研机构合作,成功研发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型抗生素,为临床治疗提供了新的选择。

同时,张文宏教授也指出,新型抗生素的研发是一个漫长而复杂的过程,需要持续投入和国际合作。国家传染病医学中心正积极与国际科研机构和制药企业开展合作,推动更多新型抗生素的研发和临床应用。

03

AI赋能感染病诊断:精准医疗新趋势

人工智能(AI)在医疗领域的应用正日益广泛,特别是在感染性疾病精准诊断方面展现出巨大潜力。张文宏教授表示,AI技术能够快速分析大量临床数据,辅助医生进行精准诊断和治疗决策,有望成为未来感染病防控的重要工具。

国家传染病医学中心在AI应用方面已取得重要进展。例如,该中心开发的AI辅助诊断系统,能够快速识别和分析感染性疾病的关键指标,为临床医生提供决策支持。此外,中心还与多家科技企业合作,推动AI技术在感染病诊断和治疗中的应用。

张文宏教授强调,虽然AI技术在感染病诊断中展现出巨大潜力,但其应用仍面临一些挑战,如数据安全和隐私保护等问题。未来,需要在技术创新和伦理规范之间找到平衡,确保AI技术能够安全、有效地服务于感染病防控工作。

面对当前复杂的疫情形势,张文宏教授表示,我国在感染病防控领域的科研创新能力和技术水平正不断提升。国家传染病医学中心将继续发挥引领作用,推动我国在全球感染病防控领域取得更大成就,为应对未来可能出现的重大公共卫生事件做好充分准备。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