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理痛致肝损伤病例频发,医生警示:切勿超量服用
必理痛致肝损伤病例频发,医生警示:切勿超量服用
必理痛(对乙酰氨基酚)是一种常见的止痛药,主要用于缓解轻至中度疼痛和退烧。然而,如果不按照建议使用或剂量超标,可能会导致严重的肝脏损伤和其他不良反应。成人及12岁以上儿童,每次服用2粒,每隔6小时服用一次,24小时内不超过8粒。务必遵循医生或药物标签上的指导,避免自行调整剂量。如果对剂量或用法有任何疑问,建议立即咨询医生或药师。
必理痛是什么?
必理痛(Panadol)是一种常见药物,主要用于缓解疼痛和降低发热。其主要活性成分是对乙酰氨基酚(扑热息痛),在许多国家也被称为泰诺(Tylenol)。必理痛因其有效性、安全性和可直接在柜台购买的特点,成为许多家庭医药箱的必备品。
必理痛的产品范围包括必理痛特效、必理痛伤风感冒丸和必理痛止痛加强锭。它有多种形式,包括药片、胶囊状药片、咀嚼片、液体、悬浮剂、栓剂和注射剂(在临床环境中使用)。
必理痛的用途
必理痛用于缓解轻度至中度疼痛,如头痛、牙痛、经痛和肌肉酸痛。它也有效降低因感冒和流感而引起的发热。
肝损伤风险
虽然必理痛是一种常用药物,但过量服用或不当使用可能导致严重的肝损伤。对乙酰氨基酚在正常剂量下是安全的,但超过推荐剂量时,其代谢产物会对肝脏造成损害。
研究显示,肝再生在对乙酰氨基酚(APAP)诱导的肝损伤后恢复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通常情况下,肝损伤程度越大,再生的程度就越大,从而导致肝损伤的消退和自发恢复。然而,严重过量服用APAP会导致肝再生受损和无法控制的肝损伤,甚至可能导致无法恢复或死亡。
高风险人群
某些人群更容易发生药物性肝损伤:
- 老年人:基础疾病多,可能服用更多药物,且对药物更加敏感。
- 女性:某些特定药物(如米诺环素和呋喃妥因)对女性风险更大,且女性较男性更易发生急性肝损伤。
- 饮酒人群:长期饮酒可增加对乙酰氨基酚、异烟肼、氟烷和甲氨蝶呤的药物性肝损伤风险。
- 代谢综合征/肥胖人群:使用如三苯氧胺、甲氨蝶呤等特殊药物时,代谢综合征和肥胖人群会增加药物性肝损伤的风险。
安全用药指南
为了安全使用必理痛,应严格遵守以下用药指南:
- 成人和12岁以上儿童:根据需要每4到6小时服用500毫克到1000毫克,24小时内不超过4000毫克。
- 儿童:剂量根据体重和年龄而定。请遵循特定的儿科指引。
- 老年人:可能需要调整剂量。
- 孕妇和哺乳期妇女:在医生指导下使用通常是安全的。
注意事项
- 过敏与警告:对扑热息痛过敏者禁用;肝脏或肾脏功能受损患者需谨慎使用。
- 预防措施:服用必理痛期间应避免饮酒;不要超过推荐剂量。
- 相互作用与禁忌:避免与其他含扑热息痛的产品同时使用;与华法林等某些药物一起使用时要小心。
肝损伤的早期症状
药物性肝损伤的症状可能轻微,不易察觉。部分患者可能出现以下症状:
- 乏力
- 食欲减退
- 厌油
- 肝区胀痛
- 上腹部不适
- 皮肤黄染
- 大便颜色变浅
- 全身瘙痒
如果出现这些症状,应立即停药并及时就医。
特殊人群用药建议
- 老年人:由于代谢能力下降,应减少用药剂量。
- 儿童:必须严格按照体重和年龄计算剂量,使用儿童专用剂型。
- 孕妇和哺乳期妇女:在医生指导下使用。
- 肝肾功能不全者:禁用或在医生指导下使用。
案例警示
“只是服用了普通的感冒药,没想到最后却要进行肝移植。”近日,一则“15岁女孩服感冒药引发肝衰竭”的新闻引起广泛关注。杭州师范大学附属医院感染性疾病科(肝病科)副主任龚玲提醒:“胡乱叠加用药真的很危险!比如常见的对乙酰氨基酚,很多退烧药物中都含有该成分,有些患者急于康复,数药并吃就很可能损伤肝部,甚至会引发肝功能衰竭。”
必理痛是一种有效的止痛和退烧药物,但安全用药至关重要。请务必遵循医生或药物标签上的指导,不要超过推荐剂量。如果对用药有任何疑问,应及时咨询医生或药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