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从1.3%到44.9%:北京70年绿色变迁打造“千园之城”

创作时间:
2025-01-21 17:56:58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从1.3%到44.9%:北京70年绿色变迁打造“千园之城”

北京,这座繁华的大都市,如今已悄然变身成为一座“千园之城”。今年初,国家林业和草原局正式授予北京市“国家森林城市”称号。这是北京作为全域国家森林城市迎来的第一个春天。

惊蛰过后,万物复苏。作为新晋的“国家森林城市”,北京交出了一份令人瞩目的绿色成绩单:全市森林覆盖率已达44.9%,公园总数达到1065个,2000多种野生动植物与市民和谐共生。


南海子公园周边林海葱茏。

从荒山秃岭到绿意盎然

新中国成立之初,北京的森林覆盖率仅有1.3%,整个城市几乎看不到大片的森林。春天沙尘暴肆虐,夏天暴雨裹挟泥土奔流而下,生态环境极为恶劣。

义务植树:荒山披绿装

上世纪80年代开始,北京掀起全民义务植树热潮。每到春天,各单位、学校、军队纷纷组织人员上山种树。通过飞播、爆破造林等方法,京城五大风沙源得到有效治理,通衢大道周边逐渐披上绿装。

百万亩造林:平原披绿毯

平原地区增绿是北京绿化工作的难点。北京平原面积仅占市域面积的不到四成,且人口稠密、产业聚集,扩绿难度极大。2012年起,北京启动两轮百万亩造林绿化工程,十年间,平原地区森林资源总量翻了一番,基本与其他世界级大城市持平。目前,北京平原区已形成30处万亩以上、260处千亩以上的绿色空间斑块。


延庆蔡家河生态林。

“千园之城”:公园绿地触手可及

2016年,北京启动森林城市建设,结合城市更新和“疏整促”专项行动,全市建成一批城市休闲公园、口袋公园、小微绿地、村头片林,人均公园绿地面积提高到16.9平方米,公园总数达1065个。


京西林场的落叶松。

腾退土地:公园数量井喷式增长

广渠路王四营段的观音堂城市森林公园,就是北京公园建设的一个缩影。这座占地50亩的公园,几年前还是远近闻名的群租公寓。经过疏解腾退,如今已成为周边3万多名居民的绿色休闲空间。

“城园无界”:公园围墙悄然消失

近年来,北京新建的郊野公园大多不设围墙,越来越多的资深公园也主动“拆栏透绿”。仅在朝阳和海淀两区,就有100多个公园拆除围栏和围墙,实现24小时开放。同时,很多公园还进行了微改造,完善路网结构,增设座椅等设施,让市民更加便捷地享受绿色空间。


北京城市副中心。

精细化改造: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在公园改造过程中,北京注重精细化管理,不仅提升了游客体验,也为野生动植物创造了良好的栖息环境。例如,昌平东小口城市休闲公园在改造后,特意保留了一处封闭的山包,为动物提供藏身之所。不少公园还开辟了雨水塘、植草沟等生态保育场所,打造适合野生动物栖息的自然环境。


亚运村小微湿地。

未来展望:打造“花园城市”

北京市园林绿化局局长高大伟表示,北京将实施全域森林城市高质量发展五年行动计划,推进“一屏、三带、九廊、多片区”生态空间建设,打造更加多彩和鲜妍的“花园城市”。

打造100条“城市画廊”

今年,北京将打造东城花市大街、石景山五里坨东街等100条如画的城市廊道。通过在林路两侧围栏、墙体上增植开花攀援植物,补植彩叶树种,让市民出行如在画中游。

300座立交桥将有大变化

针对二、三、四、五环及其他城市重要联络线上的300座立交桥,将开展垂直绿化,消除桥体灰色空间,避免桥体和城市景观的割裂。

持续推进绿化彩化

北京将在绿化的基础上加强彩化,打造二、三、四环“环城花廊”,建设五、六环“环城彩林”,形成四季景观变换的平原大美林海100处,千亩以上集中连片的山区彩色景观林100处。

2024年新增造林绿化1万亩

2024年,京城还将新增造林绿化1万亩,新建公园绿地200公顷,使全市森林覆盖率达到44.95%。市民身边将再添海淀大牛坊、丰台康馨等15处休闲公园和城市森林,西城马连道、朝阳姚家园等50处口袋公园及小微绿地。

此外,本市还将持续丰富中轴线生态文化,强化三条文化带生态文化建设。延续老城胡同院落景观风貌,恢复历史名园格局,保护和传承古树名木文化。此外,本市还将建设各类城镇公园70个、村头片林800处、老北京水果基地50个。


北京环路的月季花带。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