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曲阳发现五代节度使墓,百平米精美壁画重现天日
河北曲阳发现五代节度使墓,百平米精美壁画重现天日
五代王处直墓是唐末至五代时期的重要考古发现,以其精美的彩绘壁画和汉白玉浮雕而闻名。墓葬结构严谨,壁画内容丰富,为研究五代北方地区墓葬形制提供了珍贵材料。
王处直墓位于河北省曲阳县城西北约30公里的西燕川村西约2公里的山间小盆地内。1994年,河北省文物研究所对墓葬进行了抢救性考古发掘。
墓葬为一座坐北朝南的大型石室墓,由墓道、墓门、甬道、前室、东西耳室、后室组成。墓门顶部为圆拱形,以条石错缝平砌封堵,上部墨线绘菊花和菱形花纹带。甬道东西两壁各有一个“凸”字形壁龛。前室呈方形,拱券顶,顶面绘星象图,四壁上部设壁龛12座,内嵌12生肖汉白玉彩绘人像浮雕;南壁墓门两侧亦设壁龛,并绘男侍、云鹤图,东、西两壁绘云鹤图、花鸟图、侍女图,北壁绘水墨山水画和花卉;淤土中出土少量铜器、金银饰、铜钱和一方墓志。东耳室壁面满绘壁画,内容分侍女、山水、生活起居用具等。西耳室壁画内容、布局与东耳室基本相同。后室呈长方形,拱券顶,棺床平面呈倒“凹”字形,中央有一方形腰坑。东、西壁南部下方各有一个长方形壁龛,内嵌大型汉白玉人像浮雕。东、西、北壁和南壁门道两侧绘制花卉、花鸟、湖石树木等壁画。
墓室壁画面积约100平方米,前室北壁正中绘水墨山水画,东西耳室绘侍女图、日常用具陈设图,后室北壁绘一幅通景牡丹图。壁画布局严谨,场面宏大,以写实为主,用笔流畅,风格多样,色彩艳丽,在构图、笔法等方面表现了新的时代风格。后室出土的两块汉白玉彩绘浮雕,人物形象生动传神,线条流畅,敷色绚丽,立体感极强,被专家公认为近年来发现的最为珍贵的晚唐五代浮雕,当是北宋墓葬壁画中布置着色砖雕人物的先声,是十分难得的艺术珍品。
墓葬出土遗物有白瓷碗、“新官”款白瓷钵、金钗、银饰件、玛瑙饰件、铜帽钉等。
王处直墓墓志铭
王处直墓墓志为青石质料,实有1966字,记录了王处直家世、生平等事迹,时代为后梁龙德三年(923年)。墓志铭顶面篆刻阴文“唐故易定祁等州节度观察处置等使检校太师兼中书令北平王太原郡王公府君墓志铭”。志文行楷书47行。
本文原文来自 hue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