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武古镇:茶马古道上的传奇
易武古镇:茶马古道上的传奇
“班章为王,冰岛为后,易武为妃。”在普洱茶界,易武古镇的地位举足轻重。这座位于云南南部的古镇,不仅有着两千多年的种茶历史,更曾是六大茶山之首,被誉为“中国贡茶第一镇”。
易武古镇:从傣语地名到茶马重镇
“易武”一名源于傣语,“易”为美女,“武”为蛇,传说因三位蟒蛇化身的公主曾居住于此而得名。历史上,易武古镇几经变迁:明隆庆四年(1570年)归属版纳整董,清雍正七年(1729年)划归普洱府,民国十六年(1927年)成为镇越县治所。2015年,易武古镇被列入“云南省第一批省级地名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茶马古道上的“贡茶之乡”
易武古镇的兴盛与茶马古道息息相关。据史料记载,早在东汉时期(公元220年),易武人就开始种植茶树。到了唐朝,这里已形成“山山有茶园,处处有人家”的繁荣景象。明末清初,随着大量内地移民的涌入,易武茶业进入鼎盛时期。清嘉庆、道光年间,“普洱茶”被正式写入朝廷贡茶案册,易武古镇成为滇藏茶马古道的重要起点。
百年茶庄:见证古镇辉煌
漫步易武古镇,仿佛能听到昔日马帮的铃铛声。老街上,一家家百年茶庄诉说着古镇的辉煌。其中,“同庆号”、“福元昌号”、“同兴号”、“乾利贞宋聘号”最为著名。这些茶庄不仅在易武本地开设商号,还在香港、泰国、越南等地设立分支机构,名震海外。2013年,易武古镇及这些百年茶庄被国务院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易武茶韵:七村八寨各具特色
易武茶山因具有低纬、多雨、湿润、静风、终年温暖的优越地理环境,而成为茶树生长的天堂,是古六大茶山中最大的茶山,亦是著名的普洱茶六大古茶山之一。“山以茶显,茶以山名”,一座座茶山、一段段历史,一代代茶人、一片片茶叶,承载着易武茶的历史,传承着易武茶叶传统加工制作的技艺,述说着生生不息、多姿多彩的易武茶文化。其中易武正山中“七村八寨”的茶原料最受追捧,也最具代表性。每一村每一寨的茶都有其独特韵味,有的茶汤细腻、滋味醇和,有的口感甜润、密香突出,有的茶气十足,经久耐泡,有的回甘持久、空杯留香,还有的茶叶外形条索紧结油润、显毫香正......但又都保留着易武七子饼茶、五子圆茶等采摘、拣选分类、萎凋、杀青、揉捻、自然发酵、晒青等手工制茶的古法技艺,这不仅是一种技艺的传承,更是一种文化和精神的传承。
当代易武:茶香依旧,传奇延续
如今的易武古镇,依然保留着浓厚的茶文化氛围。每年的春茶季,来自全国各地的茶商和茶友纷至沓来,重现昔日的繁华景象。同时,易武古镇也在积极发展文化旅游,吸引着越来越多的游客前来探寻这片神秘的土地。
易武古镇,这座见证了两千年茶文化的古镇,正以崭新的姿态迎接未来。无论时光如何变迁,那缕缕茶香,将永远飘散在这片古老的土地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