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华之美,尽在心间
九华之美,尽在心间
九华山,这座位于安徽省池州市青阳县的佛教圣地,以其九峰叠翠、云雾缭绕的自然美景和深厚的佛教文化,吸引着游客纷至沓来。作为中国佛教四大名山之一,九华山不仅是一座风景如画的旅游胜地,更是一处心灵的栖息之所。
九华山位于安徽省池州市青阳县,以佛教文化和自然与人文胜景为特色,是中国佛教四大名山之一,是世界地质公园。天河挂绿水,秀出九芙蓉。九峰叠翠,云海茫茫,汽车盘旋在S形山道中,山高路陡,拐弯爬坡,时而会车,胆战心惊,凝望窗外,已置身于九华山风景区,映入眼帘的是那连绵不绝的山峰。九座主峰如九朵盛开的莲花,在云雾缭绕中若隐若现,云雾飘萍,自由驰骋,云蒸霞蔚,气象万千。古木参天,苍松叠翠,红叶漫山,高木秀林,仿佛是大自然精心布置的天然屏障,为游客提供了一片滋润心灵的养吧。随着山路的蜿蜒上升,怪石嶙峋、千姿百态,或似人、或似兽,为九华山增添了几分神秘与奇幻的色彩。车子到了高山盆地,石碑上“九华山”赫然入目,环顾四周,庙宇密集,游人如织,梵语缠绵,钟声悠扬。
九华山的佛教文化闻名遐尔。地藏王菩萨是四大菩萨之一,以其无尽的慈悲和坚定的誓愿著称,地藏王菩萨的真实姓名叫金乔觉,出生新罗国(今朝鲜半岛),是唐朝时期的一位王子,其在24岁削发为僧,来到中国,在九华山进修佛学,最终在99岁圆寂,其肉身被供奉在九华山的肉身宝殿中,因其容貌酷似地藏菩萨,故认为是地藏菩萨的化身,被尊为地藏王菩萨。九华山作为地藏菩萨的道场,这里寺庙林立,香火鼎盛,虔诚许愿,香客释然。化城寺、肉身宝殿、百岁宫等著名寺庙不仅建筑宏伟壮观,而且蕴含着丰富的佛教历史和故事。
化城寺原名地藏寺,建筑风格独特、雕梁画栋、金碧辉煌,是九华山佛教起源最早的寺庙,称为开山祖寺,主要供奉释迦牟尼佛、药师佛、阿弥陀佛三尊大佛,其门前半月形放生池和花岗岩铺成的广场是网红打卡地,游客们在这里祈求顺利和福气。
肉身宝殿供奉的是地藏王金乔觉,在其西北角供奉的慈明法师的肉身菩萨是高邮人,慈明法师1904年出生于江苏省高邮县,俗名陈万超,身体素质棒,身担八百斤,疾步如飞,毫不费力,绰号“八百斤”。上世纪六十年代,慈明法师来九华山修行,弘扬佛法,法心圆满,有情人在此祈求姻缘、健康、平安。
百岁宫位于插宵峰巅,原名摘星庵。始建明代,万历年间,五台山僧人海玉,字无瑕,云游至九华山摘星庵,以野果为食,用舌血和金粉,费时20余年,抄写《大方广佛华严经》计81卷,保存完好,为国家文物一级藏品。无瑕圆寂享年110岁,世称百岁公,无瑕法师肉身涂金保护,在庵内供奉,后敕封为“应身菩萨”摘星庵改名为百岁宫,商贾们在此祈求财运、事业两旺。
漫步在这些古老的寺庙之间,感受到一种宁静与祥和的氛围,心灵仿佛得到了净化与升华。
九华山上羊费高,轻舟一叶日西望。五更寒笛敲黄叶,千年好事到翠云。九华山的云雾让人留恋往返,九华山的怪石叫人心旷神怡。
九华山的云雾虽不及庐山云雾那么的缥缈,但也是姿态万千,变化无穷。九华山怪石虽没有黄山奇石那么的风情,但也是奇峰异岭,坚石突兀。
九华山的云雾,隐约锦簇、瞬息万变宛若世外桃源。站在山顶往下看,缠绕在半山的云雾好似一条巨龙盘旋在山腰间。云雾弥漫山谷,恰是茫茫大海、人间仙境,山峰就是一座座漂浮在白色云海中的绿色小岛、梦幻天庭。一阵清风吹过,云雾被吹的东一片、西一片,过眼烟云、形态各异、自由飞翔、飘向远方。明明是一匹奔腾的骏马转眼间就变成一只可爱的小白兔,瞬间它又变成一只美丽的天鹅飞向蓝天,还没等你完全看清楚,它又变成一棵苍天大树耸立在那里。
九华山的怪石,风姿绰约、千岩竟秀令人目不暇接。登上天柱峰,俯视脚下的怪石,像一个小龟小心翼翼在石头上晒太阳,小龟憨态可掬,真可爱啊!宠名为“小金龟”。右瞧险峰处石头好似长筒靴倒置在悬崖上,健硕的脚板透视着蓬勃的力量,这就是有名的“仙人晒靴”。放眼远眺一个犹如大鹏般的石头趴在山崖上,聚精会神、内蓄精华,传说地藏菩萨在此念经,路过的大鹏鸟被其陶醉,佛去杂念、净心增能,振翅高飞、云游四海,被后人称之为“大鹏听经”。
山静如禅,水清如镜,九华之美,尽在心间。感悟自然,放飞心灵,九华礼佛,身心愉悦,胸中“翠云”,未来可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