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洛尤单抗:肥胖患者的血脂救星?
依洛尤单抗:肥胖患者的血脂救星?
2024年欧洲心脏病学会(ESC)大会上公布的三项重磅研究,进一步揭示了依洛尤单抗在心血管疾病治疗中的重要价值,特别是在肥胖患者中的显著疗效。其中,FOURIER研究的新进展显示,依洛尤单抗不仅能够显著降低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还能有效降低主要心血管不良事件(MACE)的风险,为肥胖患者带来了新的希望。
研究背景与方法
FOURIER研究是一项大型随机对照试验,共纳入了27,564例接受他汀治疗且患有稳定性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ASCVD)的患者。研究将患者随机分配至依洛尤单抗组或安慰剂组,随访中位时间为2.2年。主要终点包括心血管死亡、心肌梗死、卒中、不稳定型心绞痛住院或冠状动脉血运重建;关键次要终点为心血管死亡、心肌梗死或卒中。
研究发现
研究发现,肥胖患者的基线体重指数(BMI)与心血管风险之间存在显著关联。在安慰剂组中,较高的BMI会导致MACE风险显著增加。具体而言,对于25 ≤ BMI < 35 kg/m²的患者,每增加5个单位的BMI,MACE风险显著增加8%(调整后的HR 1.08)。当BMI ≥ 35 kg/m²时,MACE风险有增加的趋势(aHR 1.11,95% CI 0.97~1.27)。
更令人振奋的是,依洛尤单抗在不同BMI水平的患者中均能显著降低心血管事件风险。特别是在BMI≥35 kg/m²的患者中,依洛尤单抗将主要终点MACE的相对风险显著降低了29%(HR 0.71,95% CI 0.59~0.86),绝对风险降低了5.7%。在BMI为30~34.9 kg/m²的患者中,相对风险降低14%,绝对风险降低1.8%;BMI<30 kg/m²时,相对风险降低11%,绝对风险降低1.4%。
对于关键次要终点,依洛尤单抗同样表现出色。在BMI≥35 kg/m²的患者中,关键次要终点的相对风险显著降低了33%(HR 0.67,95% CI 0.53~0.86),绝对风险降低了4.1%。在BMI为30~34.9 kg/m²的患者中,相对风险有降低趋势;BMI<30 kg/m²时,相对风险显著降低18%,绝对风险降低2.0%。
临床意义
《中国血脂管理指南(基层版2024年)》明确指出,LDL-C是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ASCVD)的致病性危险因素,应作为血脂干预的首要靶点。对于ASCVD高危及以上患者,当LDL-C不能达标时,可考虑联合使用非他汀类降脂药物,如胆固醇吸收抑制剂或前蛋白转化酶枯草溶菌素9(PCSK9)抑制剂。依洛尤单抗作为PCSK9抑制剂的代表药物,其在肥胖患者中的显著疗效,为临床医生提供了新的治疗选择。
安全性与适用性
依洛尤单抗的安全性已在多项研究中得到验证。其主要不良反应包括流感样症状和注射部位反应,与他汀类药物相比,安全性相当。值得注意的是,依洛尤单抗的注射部位反应发生率更低,且长期使用未发现与低LDL-C水平相关的不良反应。
根据《中国血脂管理指南(基层版2024年)》的建议,对于极高危患者,如果使用最大耐受剂量的他汀类药物联合依折麦布仍未能使LDL-C达标,推荐联合使用PCSK9抑制剂。这一建议为肥胖患者提供了明确的治疗路径,特别是在那些对他汀类药物不耐受或效果不佳的患者中,依洛尤单抗的应用前景广阔。
未来展望
随着研究的深入和技术的进步,我们有理由相信,依洛尤单抗将在肥胖患者的心血管疾病预防和治疗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然而,新型降脂药物的价格相对较高,如何平衡疗效和成本,以及如何更好地将这些药物纳入医保体系,将是未来需要解决的问题。医生、患者和制药企业需要共同努力,推动高血脂治疗向更精准、更有效的方向发展,为患者带来更好的生活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