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脏瓣膜可以修复
心脏瓣膜可以修复
心脏瓣膜疾病是常见的心脏病之一,严重时可导致心脏衰竭。随着医学技术的发展,心脏瓣膜疾病已可成功治疗,甚至在一定程度上可预防。本文将详细解析心脏瓣膜的工作原理、症状、病因及治疗方案。
心脏瓣膜的工作原理
心脏瓣膜是位于心脏四个房室之间的组织,主要功能是控制血液流向正确的方向,使血液循环正常。这一功能非常重要,因为一旦血液循环停止,就会导致死亡。
心脏瓣膜关闭不全的症状
最常见的心脏瓣膜问题是二尖瓣/主动脉瓣(心脏左侧),因为左侧负责将血液泵送至全身,压力较大。当压力大时,血液冲力强,导致心脏瓣膜损伤严重。大多数情况下,我们会在老年人中发现心脏瓣膜关闭不全,儿童中也有发现。
常见症状包括气短、疲劳、头晕、频繁晕厥,这些可能是由于心脏瓣膜和血管老化、变脆、硬化、弹性减少和脂肪、钙质沉积造成的心脏瓣膜关闭不严。
心脏瓣膜引起的疾病
由心脏瓣膜引起的疾病有三种:
风湿性心脏病 (Rheumatic Heart Disease):是由咽喉或皮肤感染引起的,导致身体产生免疫反应,这会破坏其他组织,包括心脏瓣膜。当心脏瓣膜被破坏时,会出现疤痕和钙化,导致心脏瓣膜关闭不良,心脏因此需要更加努力工作。
随着年龄增长心脏瓣膜退化 (Degenerative):是由心脏瓣膜随年龄增长而退化,常见于40岁以上的人。这是由于组织弹性减少导致心脏瓣膜变形,关闭不严,从而可能导致心脏瓣膜关闭不全。
冠状动脉狭窄:导致心肌死亡,心脏工作能力减弱,可能导致心脏瓣膜关闭不全。这种情况多在50至60岁的人群中发现。
心脏瓣膜关闭不全的治疗
目前治疗方法已有较大发展,不必进行大型开胸手术。微创手术使身体恢复更快,降低并发症的风险。
治疗有两种方法:
- 心脏瓣膜替换 (Valve Replacement):是一种非常可行的治疗方式,分为两种类型:
- 金属心脏瓣膜:使用寿命长,但更换此类心脏瓣膜需要终身服用抗凝血药物,以防止血液凝固。
- 猪或牛心包膜制成的心脏瓣膜:凝血风险较低,因为它不是金属制品,无需终身服用抗凝血药物。但由于是组织,会受到身体免疫系统的排斥和破坏,导致变形和钙化,心脏瓣膜关闭不良。
考虑替换心脏瓣膜时,应注意,如果替换为组织瓣膜,其使用寿命为10–15年,之后可能需要再次进行替换。而金属心脏瓣膜需要终身服用抗凝血药物,增加了脑部并发症的风险,如脑出血,这种风险随时间增长而增加。
- 心脏瓣膜修复 (Valve Repair):在多种情况下都是可行的:
- 风湿性心脏病情况:由于钙在心脏瓣膜上的沉积,导致形成瘢痕,可以通过去除钙沉积并用其他组织进行修补,以使心脏瓣膜尽可能正常或恢复原状。
- 随着年龄增长心脏瓣膜退化情况:比如心脏瓣膜的支撑带松弛或断裂,心脏瓣膜下垂。可以通过修复心脏瓣膜使其更紧凑,尽量恢复到正常状态。
大多数心脏瓣膜修复手术后,患者症状改善,呼吸变得更容易,而长期效果则优于心脏瓣膜更换,因为不必担心服用抗凝血药物引起的并发症。无论是修复还是更换心脏瓣膜,医生的经验和技术熟练程度都很重要,以确保患者能够得到有效的诊断和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