腘动脉卡压综合征:间歇性跛行的隐形杀手
腘动脉卡压综合征:间歇性跛行的隐形杀手
间歇性跛行是一种常见的下肢症状,表现为行走时下肢疼痛,休息后可缓解。大多数人可能首先想到的是血管问题,但有一种罕见却重要的病因——腘动脉卡压综合征(PAES),它在年轻、活跃的人群中更为常见。本文将带你深入了解这一疾病,从解剖结构到临床表现,再到诊断和治疗。
腘动脉:下肢供血的重要通道
腘动脉是股动脉的延续,位于腘窝深部,与股骨腘面及膝关节囊后部紧贴。它在腘窝内发出多个分支,包括膝上内侧动脉、膝上外侧动脉、膝中动脉、膝下内侧动脉和膝下外侧动脉,这些分支分布于膝关节及邻近肌肉,并参与组成膝关节动脉网。此外,腘动脉在腘肌下缘处分成胫前动脉和胫后动脉。股骨下段骨折时可能伤及腘动脉。
病因:解剖异常与外部压迫
腘动脉卡压综合征是由于腘窝血管结构受到外部压迫,而导致下肢劳力性跛行的一种少见原因。这种压迫可能由以下几种情况引起:
解剖异常:腘动脉可能在正常附着的腓肠肌内侧头的内侧走行异常(I型),或由于异常的发育导致腓肠肌的内侧头比正常的更侧向附着(II型)。
纤维带压迫:腘动脉和腓肠肌通常位于正常位置,但纤维带卡压腘动脉(III型)。
腘动脉异位:腘动脉在腘肌下方走行(IV型)。
据报道,PAES 的发生率在0.6%-3.5% 之间。III 型病变最常见,约占病例的三分之一,其次是 I 型和 II 型。
临床表现:运动时的疼痛与麻木
运动时小腿后部疼痛或痉挛,休息后可消失。其他包括:
- 运动后脚发凉
- 小腿刺痛或灼热(感觉异常)
- 小腿区麻木
- 如果附近的静脉(腘静脉)也被小腿肌肉卡压,可能会出现:
- 腿部沉重感
- 夜间小腿痉挛
- 小腿区肿胀
- 小腿肌肉周围皮肤颜色改变
- 下肢血栓形成(深静脉血栓形成)
诊断:影像学检查是关键
放射学的进步使腘动脉卡压综合征检测的轮廓更清晰、更灵敏。MRI 或磁共振成像与动脉造影相结合已被证明是诊断 PAES 最有效的方法之一。
治疗:手术与非手术的选择
手术治疗:如果发生解剖压迫,则需要手术治疗。手术方法包括松解筋膜附着物、释放足底肌腱以及腓肠肌、比目鱼肌和/或足底肌切开术。
非手术治疗:肉毒杆菌毒素 A 注射最近被报道为功能性 PAES 的非侵入性治疗。
血管修复:如果存在血管病变,例如内膜损伤和纤维化伴有狭窄和/或狭窄后扩张,则需要进行修复或血运重建。应考虑血栓内膜切除术和静脉补片动脉成形术与隐静脉移植旁路术的对比,据报道前者
预防与注意事项
年龄较小:这种疾病最常见于十几岁或 20 多岁的人群。40 岁以上人群确诊这种疾病的情况非常少。
男性:虽然任何人都有可能患上腘动脉压迫综合征,但这种疾病在年轻男性中更为常见。
剧烈运动:跑步者、骑自行车者以及那些试图通过常规举重训练或高强度循环训练快速建立肌肉的运动员所面临的风险最高。
如果出现相关症状,应及时就医,避免延误治疗。通过合理的预防和及时的治疗,可以有效控制病情,避免严重的并发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