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江南制造总局:从军工先驱到船舶工业摇篮

创作时间:
2025-01-22 06:15:25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江南制造总局:从军工先驱到船舶工业摇篮

1865年,晚清政府在内忧外患的逼迫下,开启了以“自强”和“求富”为目标的洋务运动。作为这场运动的重要产物,江南制造总局应运而生,成为中国近代工业的先驱之一。从最初的枪炮生产到后来的舰船制造,再到民国时期的商业转型,江南制造总局见证了中国近代工业化的艰辛历程,为国家的工业化和国防现代化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01

初创与转型

江南制造总局的前身是1865年创办的江南机器制造局,最初的主要任务是生产枪械和火炮等兵器。1867年,制造局迁移至上海高昌庙,生产场地扩大,并开始具备造船能力。1868年9月,制造局成功建成第一艘木质明轮兵船“惠吉”号,载重量达到600吨,动力达到392匹马力,锅炉为自制,主机则用外国旧机器改装。此后,制造局又陆续建造了“操江”、“测海”、“威靖”、“海安”、“驭远”等5艘兵船,推进器从明轮改为螺旋桨。

1876年和1885年,制造局相继建造了“金瓯”和“保民”号铁甲船,标志着造船技术、载重吨位和船舶结构等方面的显著提升。然而,在此后的近20年里,江南机器制造局的造船活动基本停止,船坞处于闲置状态。

02

局坞分立与自主经营

1905年4月,江南机器制造总局实施“局坞分立”,江南船坞从总局中分离出来,成为独立的造船企业。这次改革具有里程碑意义,江南船坞获得了经营自主权,可以承揽中外军舰和商船的修造业务,同时还可以聘请外国经营管理专家,采用西方先进的经营管理模式。企业自负盈亏,盈利归企业支配,可以提留花红,大部分作为扩大再生产的资金。

局坞分立后的6年间(1905-1911年),江南船坞共造船136艘,修船524艘,与此前40年间仅造船15艘、修船11艘的业绩形成鲜明对比。这一时期,江南船坞充分利用中国航运业发展的机遇,依托上海作为全国最大航运中心的优势,实现了快速发展。辛亥革命前的6年中,江南船坞累计盈余70余万银元,并将大部分盈利用于扩大再生产,逐步取代福建船政成为中国船舶工业的主要生产基地。

03

民国时期的辉煌

辛亥革命后,江南船坞被民国北洋政府收归海军部管辖,改名为江南造船所。1927年南京政府成立后,该所更名为海军江南造船所,继续保留自主经营的权利。这一时期,江南造船所的生产规模不断扩大,技术水平也得到了显著提升。

1918年一战期间,美国政府向中国订造4艘运输舰,每艘排水量达14750吨,造价按每载重吨105美元计算,总价480万美元。这批万吨级运输舰的钢板等主要原材料由美国进口,2733千瓦(3668马力)的巨型蒸汽主机则由江南造船所自制。第一艘运输舰“官府”号于1920年6月3日下水,仅用了一年零三个月的时间,海军总长刘冠雄与各国驻华使节都参加了下水典礼,盛况空前。

此外,江南造船所还成功设计并建造了中国第一艘能在洪水期间直达重庆的川江浅水客货轮“隆茂”号,排水量800吨,航速14.5节。该轮打破了川江行船的传统惯例,此后各航运公司纷纷订造同型川江轮,江南造船所相继建造了约30余艘,每艘的性能和建造质量都超越前一艘。据统计,1905年至1937年,江南造船所共建造各种舰船716艘,总排水量达219047吨,其中外国舰船376艘,计142880吨,占总排水量的65.2%;中国舰船340艘,计76761吨,占总排水量的34.8%。

04

抗战前的巅峰

1927年至1937年间,江南造船所建造各类船舶39艘,总排水量38560吨,其中为中国海军、地方政府、警察、海关等部门建造的军舰、巡逻艇、缉私艇等共29艘,总排水量11433吨。这一时期,南京国民政府海军部在国内建造的战斗舰艇全部由江南造船所承建。1937年建成的“平海”舰,排水量2400吨,主机功率5533千瓦(7427马力),航速25节,装备有140毫米双联装旋转炮塔3座、533毫米鱼雷发射管4具、76毫米舰高射炮6门、机关炮10门,可搭载1-2架水上侦察机。其主要尺度与武备均与向日本订造的“宁海”舰相当,代表了当时中国近代舰艇工业的最高水平。

从1865年到1937年,江南制造总局及其后续的江南船坞、江南造船所,历经70余年的发展,从一个封建衙门式的军工厂,逐步转变为具有资本主义性质的现代企业,不仅生产了大量军事装备,还带动了相关民用工业的发展,培养了一批技术工人和管理人员,为中国从传统农业社会向工业化转型奠定了基础。尽管洋务运动最终未能实现全面的成功,但江南制造总局等企业在其中发挥的关键作用不容忽视,其历史贡献将永远载入中国近代工业发展的史册。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