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压力加速动脉硬化,愤怒情绪可直接损害血管功能
心理压力加速动脉硬化,愤怒情绪可直接损害血管功能
动脉硬化是一种常见的慢性血管疾病,其早期症状可能不明显,但长期发展可能导致严重的心血管事件。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心理压力不仅会影响心理健康,还会加速动脉硬化的进程,增加心血管疾病的风险。
研究表明,精神压力是心血管疾病的重要触发因素之一。社会心理压力与高血压和心血管事件风险增加有关。急性应激源往往会引发已确诊的心血管疾病患者的急性心血管疾病事件,而慢性应激源会导致疾病进展和更差的长期结果。较长时间的压力或多次单独的应激事件可能会累积并导致疾病风险随时间增加的累积负担。
哥伦比亚大学欧文医学中心的一项研究进一步揭示了负面情绪对血管功能的影响。研究发现,短暂的生气就足以对血管内皮功能产生负面影响,影响血管内皮依赖性血管舒张,这可能会限制血液流动,增加动脉粥样硬化风险,进而增加心脏病和中风的患病风险。而焦虑和悲伤则没有引发血管内皮细胞的相同变化。
这项研究通过随机对照实验发现,愤怒情绪会导致血管扩张受损,这种损伤作用从8分钟的情绪任务结束后的0分钟持续到40分钟,40分钟后,损伤消退。这项研究生动地展示了愤怒是如何对血管内皮健康和功能产生负面影响的。血管内皮是血管的内层,是心肌缺血和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的关键参与者。
心理压力通过影响血管内皮功能和代谢健康来加速动脉硬化。心理健康可以对一个人的健康及心脏病和中风的风险因素产生影响,强烈的急性情绪状态,例如愤怒或压力,可能导致心血管事件。
幸运的是,通过改变生活方式,可以预防和延缓动脉硬化的进程。健康饮食、适度运动和缓解压力等生活方式的改变对预防和治疗动脉硬化非常重要。具体来说,每周进行至少150分钟的中等强度有氧运动或75分钟的剧烈有氧运动,保持健康的体重,摄入富含水果、蔬菜和全谷类的饮食,同时减少精制碳水化合物、糖分、饱和脂肪和钠的摄入。
此外,缓解压力也是预防动脉硬化的重要措施。可以通过运动、正念冥想、深呼吸等方式来减轻压力。寻求可帮助减轻情绪压力的方法,如多运动、练习正念以及在互助组中与他人联系都有助于减轻压力。一些放松技巧,如瑜伽或太极,也可以帮助缓解压力。
总之,心理压力与动脉硬化之间存在密切关系。长期的心理压力不仅会影响心理健康,还会加速动脉硬化的进程,增加心血管疾病的风险。通过健康的生活方式和有效的压力管理,可以预防心血管疾病的发生和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