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西部暴雪致交通瘫痪,多部门联动保障民生
内蒙古西部暴雪致交通瘫痪,多部门联动保障民生
2025年1月9日,内蒙古自治区气象局启动重大气象灾害(暴雪)Ⅲ级应急响应,以应对全区出现的大范围强降雪过程。这场罕见暴雪对内蒙古西部的交通、农牧业及居民生活造成了显著影响。
交通受阻:多条高速公路封闭
据内蒙古自治区交通运输厅消息,截至1月19日20时,受暴雪影响,部分路段不具备安全通车条件,交警实施交通管制,共封闭高速公路11条,包括G6京藏高速、G7京新高速、G65包茂高速、G55二广高速、G5901呼和浩特绕城高速、G59呼北高速、S54集宁东绕城高速、G1817乌银高速、G5511集阿高速、G18荣乌高速、G1013海张高速。此外,呼和浩特市、包头市、锡林郭勒盟等6个盟市共772条班线、1100辆车停运。
应急响应:多部门联动保障民生
面对突如其来的暴雪天气,内蒙古自治区政府迅速行动,组织相关部门开展除雪作业,保障道路畅通。内蒙古自治区气象台发布寒潮黄色预警、大风蓝色预警。黄河内蒙古河段即将进入凌汛期,水利部门及时采取防御措施,摸排管辖范围内影响防凌安全的障碍物,确保凌汛安全。
同时,内蒙古自治区公安厅交通管理局要求及时清除路面冰雪、加强巡逻管控。内蒙古自治区住建部门提前做好人员、物资、车辆等应对准备,做好城市市政道路除运雪工作。
历史对比:极端天气的挑战与应对
此次暴雪是内蒙古西部近年来较为严重的一次冬季灾害性天气事件。与2024年2月的两次大范围冻雨过程相比,此次暴雪的持续时间虽相对较短,但降雪强度更大,对交通的影响更为显著。这充分检验了当地的应急响应能力,也为未来极端天气的防范提供了宝贵经验。
未来展望:应对极端天气的挑战
随着全球气候变化的加剧,极端天气事件的发生频率和强度都有所增加。此次内蒙古西部暴雪事件再次提醒我们,必须加强气象监测预警系统建设,提升应急响应能力,同时也要加强基础设施的抗灾能力,确保在极端天气下能够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
此次暴雪事件虽然给内蒙古西部带来了诸多不便,但也展现了当地政府和社会各界应对极端天气的能力和决心。通过科学预警、快速响应和有效协作,内蒙古自治区成功应对了这场罕见暴雪,保障了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