猫山王榴莲搭上中国“快车”:中马钦州产业园助力热带水果进口
猫山王榴莲搭上中国“快车”:中马钦州产业园助力热带水果进口
猫山王榴莲,被誉为“榴莲中的爱马仕”,以其独特的香气和细腻的口感征服了无数食客的味蕾。近年来,随着冷链物流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国际贸易的日益便利,这位来自马来西亚的“绿色刺猬”已经越来越多地出现在中国消费者的餐桌上。而在这场“甜蜜之旅”中,中马钦州产业园扮演了至关重要的角色。
智慧冷链物流:让榴莲“鲜”行一步
在广西钦州港大榄坪物流园区,一栋栋现代化的建筑在朝阳的映照下熠熠生辉。这里,正是陆海新通道综合冷链物流钦州港基地的所在地。这个占地143亩的冷链物流园区,拥有约6.7万立方米的冷库库容,配备了速冻库、高中低温全温区覆盖冷库、干仓、加工中心等设施。值得一提的是,园区还采用了先进的智慧化仓储(WMS)系统,不仅提升了冷链仓储的管理效能,还构建了“冷链+光伏”分布式光伏发电系统,实现了绿色低碳运营。
严格把关:从果园到餐桌的“绿色通行证”
一颗猫山王榴莲想要从马来西亚的果园来到中国的餐桌,需要经历一场严格的“考试”。根据中国海关总署的规定,输华冷冻榴莲必须来自经马来西亚农业和农基产业部备案,并由中国海关总署批准注册的加工厂。冷冻方式也有严格要求:果肉和果泥需要在-30℃或以下冷冻30分钟,而带壳榴莲则需要在-80°C至-110°C之间冷冻不少于1小时。此外,输华榴莲还需要经过人工挑选,剔除病果和烂果,并去除表面的昆虫、螨类、枝叶和土壤,确保包装符合相关卫生和安全标准。
高效通关:让“榴莲”飞
在钦州综合保税区,一批来自马来西亚的9.5吨猫山王榴莲正在办理通关手续。这批榴莲于7月19日从马来西亚巴生港装船出发,仅用12天就抵达了钦州港,比以往节省了一半以上的时间。钦州港海关为进口水果设立了专门的绿色通道和业务专窗,确保榴莲等生鲜水果能够即到即查、即查即走。据统计,今年上半年,钦州港口岸进口水果总量已达7959.7吨,货值突破1亿元,其中就包括广受欢迎的榴莲、椰子、龙眼和山竹等。
数据见证:从“小众”到“大众”的华丽转身
中马钦州产业园的快速发展,为猫山王榴莲在中国市场的普及提供了强大助力。2023年,钦州港港口货物吞吐量达到1.93亿吨,同比增长11.3%;集装箱吞吐量更是高达621万标箱,同比增长14.8%。西部陆海新通道海铁联运班列开行9580列,运量47.92万标箱,同比增长8.6%,累计开行突破3万列。这些数据的背后,是中马钦州产业园在推动跨境贸易便利化方面的不懈努力。如今,海铁联运班列网络已覆盖18省70市144个站点,不仅实现了西部12个省份的全覆盖,还首次拓展至中部和华北地区。
展望未来:甜蜜事业的“升级版”
随着《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的生效,中马钦州产业园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在RCEP框架下,马来西亚的榴莲、燕窝、海鲜等产品可以享受零关税优惠,进一步降低了进口成本。中马钦州产业园管委会正积极对接中国海关、马来西亚农业部和榴莲商协会,推动更多优质农产品进入中国市场。广西自贸区临海供应链有限公司副总经理覃世德表示,今年该公司计划进口的猫山王榴莲总量将比去年翻一番,同时还将引进200公斤燕窝和一批特色海鲜。
从最初的“小众”到如今的“大众”,猫山王榴莲在中国市场的成功之路,正是中马钦州产业园发展的一个缩影。作为“一带一路”倡议下的重要合作平台,中马钦州产业园不仅为马来西亚特色农产品打开了广阔的中国市场,也为两国的经贸合作注入了新的活力。随着园区的不断发展和完善,相信未来将有更多优质的马来西亚农产品通过这里,走进千家万户,让中国消费者足不出户就能享受到来自热带雨林的“甜蜜”馈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