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首乌安全用药指南发布,提醒公众警惕肝损伤风险
何首乌安全用药指南发布,提醒公众警惕肝损伤风险
何首乌是一种常用中药材,具有补肝肾、益精血、乌须发等多种功效。然而,近年来,何首乌的肝毒性问题引发了广泛关注。近日,中华中医药学会发布了《何首乌安全用药指南》,为这一传统中药的安全使用提供了新的指导。
何首乌的基本情况与功效
何首乌为蓼科植物何首乌的干燥块根,其藤茎也可入药,名为首乌藤(或夜交藤)。何首乌主要含有二苯乙烯类、蒽醌类、黄酮类、磷脂类等成分,具有降血脂、抗动脉粥样硬化、抗衰老、增强免疫、神经调节、保肝、抗炎、促进造血细胞生成等活性。首乌藤则具有镇静、催眠、降血脂及抗动脉粥样硬化等活性。
何首乌的肝毒性问题
近年来,有关何首乌及相关制剂导致肝损伤的不良反应在国内外屡有报道。在我国,国家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收到的有关何首乌及部分相关制剂的不良反应报告例次位居中药类别前列,多数以肝损伤为主。何首乌及相关制剂导致的肝损伤与大部分药物性肝损伤比较,并无特异性的临床指标与病理表现。临床分型以肝细胞损伤型多见(90%以上),而胆汁淤积型和混合型相对较少;病理分型以急性肝炎型和淤胆性肝炎型为主,慢性肝炎型较为少见;绝大多数患者损伤程度以中轻度为主,且预后良好(80%以上患者停药后可自愈或经治疗后可恢复),部分患者可能发展为慢性肝损伤,个别患者可发生肝衰竭,甚至死亡。
最新研究进展
研究表明,何首乌通过破坏线粒体功能、加重胆汁酸淤积、诱发免疫应激、氧化应激、内质网应激等多种途径导致肝细胞死亡,多靶点、多途径、多层次诱导药物性肝损伤的发生发展。其肝毒性主要与其蒽醌类成分有关,可通过直接毒性或免疫性损伤导致肝损伤。
安全用药指南要点
中华中医药学会发布的《何首乌安全用药指南》指出,何首乌及相关制剂的肝损伤风险主要与患者的病证状态和遗传背景有关,而非服用剂量和疗程。建议在医生指导下使用何首乌制品,并注意个体差异,加强对易感人群的肝功能监测,从而有效降低潜在风险。
公众认知误区
目前,公众对何首乌的使用存在一些认知误区。例如,有人认为何首乌炖鸡是滋补良方,但实际上这种做法可能带来健康风险。此外,一些人盲目使用何首乌制品,忽视了个体差异和潜在风险。因此,提高公众对何首乌安全使用的认识至关重要。
如何安全使用何首乌
遵医嘱使用:在使用何首乌前,应咨询专业医生或营养师的意见,根据个人的身体状况和需求,确定是否适合食用以及食用的剂量和频率。
选择正规渠道:购买何首乌时,应选择正规渠道,确保其质量和安全性。同时,了解其炮制方法,避免使用未经过合理炮制的何首乌。
关注身体反应:在使用何首乌期间,应注意观察身体的反应。若出现乏力、恶心、黄疸等症状,应及时就医并告知医生自己食用过何首乌的情况。
避免滥用:不要盲目追求滋补效果而长期过量使用何首乌。同时,避免与可能增加肝损伤风险的其他药物联合使用。
特殊人群慎用:肝功能不全者、孕妇以及正在服用其他药物的人群,应在医生指导下使用何首乌。
何首乌虽是滋补良药,但安全使用是前提。只有在科学合理的前提下,才能真正享受到它的益处。中华中医药学会发布的安全用药指南,为消费者提供了可靠的食用安全指南,确保何首乌制品的合理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