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糖尿病骨病研究获重大突破:揭示AGEs在“糖骨悖论”中的关键作用

创作时间:
2025-01-21 19:28:54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糖尿病骨病研究获重大突破:揭示AGEs在“糖骨悖论”中的关键作用

糖尿病骨病是糖尿病患者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其特征是骨折风险显著增加,但骨密度检测结果却往往正常甚至偏高,这种现象被称为"糖骨悖论"。近期,一项发表在Cell Press细胞出版社期刊Cell Reports Medicine上的研究,揭示了晚期糖基化终产物(AGEs)在糖尿病骨病中的关键作用,为解释这一悖论提供了新的视角。

2024年8月21日,上海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苏佳灿、陈晓、姜莹莹与南通大学附属医院韩庆林团队合作,在Cell Press细胞出版社期刊Cell Reports Medicine在线发表了题为"Advanced Glycation End Products Mediate Biomineralization Disorder in Diabetic Bone Disease"的研究论文。该研究深入挖掘糖尿病骨病骨矿化障碍机制,阐明晚期糖基化终产物(AGEs)影响骨矿化机理,揭示AGEs抑制剂在治疗糖尿病骨病中的潜力。苏佳灿、陈晓、韩庆林、姜莹莹为共同通讯作者,高倩闽、姜莹莹、周东阳和李广峰为共同第一作者。

糖尿病是一种以高血糖为特征的慢性代谢性疾病,严重危害人类健康。近年来,我国糖尿病患病率持续攀升,目前患者数量已高达1.41亿,居全球首位,平均每10人中就有1人患病。糖尿病不仅可引起视网膜病变、糖尿病足、心脑血管疾病等多种并发症,还可导致骨折风险显著增加。流行病学调查显示,与健康人群相比,糖尿病患者的骨折发生率升高接近2倍。然而,让医学界困惑的是,这些高骨折风险患者的骨密度检测结果往往并不降低,有时甚至高于正常水平。这种骨密度与骨折风险的背离现象,被称为"糖骨悖论"(Diabetic Bone Paradox,DBP),其内在机制尚不明确。

为揭示"糖骨悖论"的本质,研究团队应用多种骨骼表型分析技术,在整体水平、组织水平和细胞分子水平多维度评估了糖尿病小鼠骨骼的矿化状态。研究发现,相比正常对照组小鼠,糖尿病小鼠骨骼中胶原纤维排列紊乱,大量骨矿物质沉积在胶原纤维外而非填充于纤维内,导致骨质变脆,抗弯强度下降,从而解释了骨折风险升高的原因。

进一步分析表明,在糖尿病状态下,晚期糖基化终产物(Advanced glycation end products,AGEs)水平显著升高,是引起骨胶原病理改变和矿化障碍的关键因素。AGEs可通过非酶促糖基化反应交联骨胶原,改变胶原空间结构,抑制矿物质向胶原纤维内沉积,破坏骨骼微观结构,进而降低骨强度。这一发现首次阐明了AGEs在糖尿病骨病发生中的核心作用。

基于对致病机制的新认识,研究人员进一步探索了靶向AGEs的干预策略。他们在糖尿病小鼠模型中验证了多种抑制AGEs生成药物,均可有效改善骨骼微观结构和矿化质量,提高骨强度,加速骨折愈合。其中,氨基胍疗效最为显著。这些结果提示,靶向调控AGEs可能是预防和治疗糖尿病骨病的有效策略,具有良好的临床应用前景。

综上所述,本研究首次揭示了晚期糖基化终产物(AGEs)在导致糖尿病骨骼矿化障碍中的核心作用:AGEs通过交联胶原,破坏骨骼微观结构,抑制矿物质沉积,最终导致骨质疏松和骨折风险增加,这为解释"糖骨悖论"提供了全新视角。研究还发现,抑制AGEs生成药物可有效改善糖尿病骨质,为预防和治疗糖尿病骨病提供了新策略。这一系列发现不仅加深了人们对糖尿病骨病发病机制的认识,也为临床精准评估骨折风险、开发新型治疗手段指明了方向。相关成果的发表,标志着糖尿病骨病领域的一次重要突破,将推动骨质疏松和骨折等重大骨科难题的攻关研究,造福广大患者。


图1.研究内容概要

本文原文来自澎湃新闻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