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嘉峪关长城:六百年雄关见证古代智慧

创作时间:
2025-01-22 03:07:35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嘉峪关长城:六百年雄关见证古代智慧

“天下第一雄关”——嘉峪关长城,历经六百多年沧桑,依然屹立于戈壁之上,见证着中华民族的坚韧精神。这座明代万里长城的西端起点,以其独特的建筑技艺和严密的防御体系,展现了古代工匠的智慧与匠心。

01

一块砖的传奇

在嘉峪关的城墙上,有一块看似普通的砖头,却承载着一个流传数百年的传奇。相传,嘉峪关在修建时,工匠们需要精确计算所需的砖块数量。当时,一位名叫易开占的建筑大师,通过精湛的算法,计算出整个工程需要九万九千九百九十九块砖。然而,当工程竣工验收时,却意外发现多出了一块砖。这块砖被放置在城楼的檐台上,历经数百年风雨,无人敢动。这个传说不仅展现了古代工匠的计算才能,也体现了中国古代建筑的严谨与精细。

02

精妙绝伦的建筑技艺

嘉峪关长城的建筑技艺令人叹为观止。整个关城呈梯形布局,面积达33500余平方米,城墙总长733米,高11.7米。城楼东、西对称,面阔三间,三层歇山顶高17米,气势雄伟。城楼的建筑工艺极为精湛,底层面宽三间,进深两间,一二层四周有廊,立红漆明柱各18根。第二层的明柱之间有木格花栏杆环绕,第三层四周为木格花窗,楼中绘有飞天、山水、花草等画。脊上镶嵌有蟠龙、狮子等兽形瓦,绿色琉璃瓦盖顶。楼内安装有带扶手的木楼梯,缘梯可登二层、三层。整个楼阁雕梁画栋,金碧辉煌。

内城二城门顶部平台上均建有城楼,分称光化楼和柔远楼,皆为三层三檐木结构歇山顶式建筑。楼高约17米。底层面宽三间,进深两间,一二层四周有廊,立红漆明柱各18根。第二层的明柱之间有木格花栏杆环绕,第三层四周为木格花窗,楼中绘有飞天、山水、花草等画。脊上镶嵌有蟠龙、狮子等兽形瓦,绿色琉璃瓦盖顶。楼内安装有带扶手的木楼梯,缘梯可登二层、三层。整个楼阁雕梁画栋,金碧辉煌。

03

严密的军事防御体系

嘉峪关长城的防御体系堪称古代军事工程的杰作。关城由内城、外城、罗城、瓮城、城壕和南北两翼长城组成,形成五里一燧,十里一墩,三十里一堡,一百里一城的军事防御体系。城垛即马面、暖铺,也称敌台,敌台上建有敌楼。敌楼可驻兵,可从左右侧面射击冲到城墙底下的敌人。关城南北城墙上无门,墙外居中筑敌台,上有敌楼。敌楼面积38.2平方米,为一层三间。楼外带明柱通廊。

两瓮城门顶上各建阁楼一座,高5.7米,坐北向南,面积为28.6平方米,为一层小三间式。楼前红柱通廊,两端与城墙相通,对扇小门南开,东西两边开窗。楼脊扣筒瓦,楼顶四角飞檐上装龙首瓦,檐翼起翘,美观大方。

罗城在西瓮城西墙外20米处筑一道凸形城墙,其南北两端均与外城墙西端相连,外城墙又与关南、北两翼长城连接,构成西侧外城,也称重城。罗城南北两端各建一座箭楼,箭楼连楼台高5.6米,为警戒哨所,专备瞭望。楼顶扣灰瓦,顶脊装饰蟠龙首瓦,飞檐凌空。

04

历史的见证与文化的传承

嘉峪关长城不仅是军事防御的象征,更是文化交流的见证。作为古丝绸之路的咽喉要塞,嘉峪关自建立以来,不仅有效保障了西北边疆的安全,也为推动丝绸之路的文化交流发挥了重要作用。《明会典》记载:“嘉峪关外,并称西域。”这意味着,明代的嘉峪关,与汉唐时期的阳关、玉门关一样,是中原和西域的分界点。

1961年,嘉峪关被公布为全国首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87年又作为中国长城的代表点之一,列入《世界遗产名录》。2019年,甘肃省颁布全国首部省级长城专项法规《甘肃省长城保护条例》。近年来,嘉峪关市编制《明长城嘉峪关段文物保护总体规划(2020—2035)》,印发《嘉峪关市进一步加强新时代长城保护传承工作五年行动方案(2022—2026年)》,长城文物遗产传承保护工作更加系统规范。

嘉峪关长城,这座凝聚着古代工匠智慧的宏伟建筑,不仅是中国古代军事防御体系的杰出代表,更是中华民族坚韧精神的象征。它见证了历史的沧桑,承载着文化的传承,激励着一代又一代中国人,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不懈奋斗。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