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他莫昔芬新突破:从耐药机制到优化治疗

创作时间:
2025-01-22 09:50:18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他莫昔芬新突破:从耐药机制到优化治疗

乳腺癌是全球女性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其中约70%的乳腺癌患者为雌激素受体阳性(ER+)。内分泌治疗作为ER+乳腺癌的主要治疗手段,通过调节激素水平抑制肿瘤生长,显著改善了患者的预后。他莫昔芬是最早应用于临床的内分泌治疗药物,至今仍是ER+乳腺癌患者的重要治疗选择。然而,随着临床应用的深入,他莫昔芬耐药问题日益凸显,成为制约治疗效果的关键因素。近期,多项重要研究揭示了他莫昔芬作用机制的新发现,并提出了优化治疗策略的新方向。

01

最新研究突破:FRMD8与他莫昔芬耐药

北京大学基础医学院张宏权/战军研究团队在国际顶级期刊《eLife》上发表重要研究成果,揭示了抑癌蛋白FRMD8在乳腺癌发生发展及他莫昔芬耐药中的关键作用。研究发现,FRMD8通过调控ERα的表达水平抑制乳腺癌进程。具体而言,FRMD8在转录和翻译后水平同时调控ERα的表达,进而抑制乳腺肿瘤对他莫昔芬治疗的耐药性。这一发现不仅阐明了乳腺癌进展的新分子机制,更为克服他莫昔芬耐药提供了新的潜在靶点。

研究团队利用基因修饰小鼠模型,发现Frmd8的缺失加速了MMTV-PyMT小鼠乳腺肿瘤的发生发展,并导致对他莫昔芬治疗的耐药。单细胞转录组测序进一步揭示,Frmd8的缺失导致小鼠乳腺激素敏感型上皮细胞减少,ERα和PR表达下调。机制研究显示,FRMD8通过下调FOXO3A表达抑制ESR1转录,并通过与ERα相互作用阻止UBE3A介导的ERα降解。这些发现为理解他莫昔芬耐药的分子机制提供了新的视角,也为开发新的治疗策略奠定了理论基础。

02

临床应用新进展:低剂量他莫昔芬的突破

在临床应用方面,低剂量他莫昔芬方案取得了令人振奋的进展。一项由意大利学者牵头的多中心安慰剂随机对照三期临床研究(TAM-01)的最新结果显示,低剂量他莫昔芬在预防乳腺癌方面具有显著优势。研究纳入了500例激素受体阳性或未知的术后病理类型为乳腺上皮内瘤变的女性患者,随机分为他莫昔芬每天5毫克组和安慰剂组,治疗3年。

中位随访9.14年的数据显示,他莫昔芬组与安慰剂组相比,全部乳腺癌发生风险显著降低42%(风险比:0.58,95%置信区间:0.35~0.95,P=0.028)。其中,同侧乳腺癌发生风险降低32%,对侧乳腺癌发生风险降低64%。值得注意的是,他莫昔芬组和安慰剂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未见显著差异,尤其是深静脉血栓形成和子宫内膜癌等严重不良事件的发生率相似。

这一研究结果不仅为乳腺癌一级预防提供了有力的临床证据,还推动了美国临床肿瘤学会和美国预防服务工作组指南的更新,推荐低剂量他莫昔芬用于预防乳腺高风险病变。低剂量方案在保持疗效的同时显著降低了副作用,提高了患者的依从性,为乳腺癌预防提供了更加安全有效的选择。

03

优化治疗策略:放疗与内分泌治疗的比较

在高龄患者中,放疗与内分泌治疗的比较研究为个性化治疗提供了新的参考。2024年圣安东尼奥乳腺癌学术会议上发布的3期EUROPA临床试验数据显示,对于70岁以上的高龄、早期、HR+/HER2-乳腺癌患者,术后单独接受放疗比单独使用内分泌治疗显著改善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并减少了治疗副作用。

研究纳入了926名70岁及以上的高龄患者,所有患者都患有早期HR+/HER2-乳腺癌。结果显示,在24个月的随访期间,术后仅接受放疗的患者生活质量变化相对较小,健康评分变化仅为-1.1,而内分泌治疗组为-10.0。放疗组的副作用发生率明显低于内分泌治疗组(67% vs 85.4%),特别是在关节痛、疲劳和乳房疼痛等方面。这一发现强调了根据患者年龄和身体状况制定个性化治疗方案的重要性。

04

未来展望:个性化治疗与联合策略

随着对乳腺癌内分泌治疗机制的深入理解,未来的治疗策略将更加注重个性化和联合治疗。一方面,通过精准医疗手段识别不同患者对他莫昔芬的敏感性和耐药机制,制定个体化的治疗方案;另一方面,探索放疗、靶向治疗与内分泌治疗的联合应用,以期达到最佳治疗效果。此外,低剂量他莫昔芬方案的推广将为更多高风险人群提供安全有效的预防选择,进一步降低乳腺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

他莫昔芬作为乳腺癌内分泌治疗的基石药物,其临床地位不可替代。最新研究不仅揭示了其作用机制的新发现,还提出了优化治疗策略的新方向。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他莫昔芬将在乳腺癌治疗中继续发挥重要作用,为患者带来更好的治疗效果和生活质量。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