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儿童医学中心推荐:特应性皮炎最新疗法
上海儿童医学中心推荐:特应性皮炎最新疗法
特应性皮炎(Atopic Dermatitis,AD)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炎症性皮肤病,尤其在儿童中发病率较高。据统计,儿童特应性皮炎的患病率高达15%-20%,高于成人。这种疾病不仅给患者带来身体上的不适,还严重影响了他们的生活质量。近年来,上海儿童医学中心在特应性皮炎的治疗方面取得了重要突破,为众多患儿带来了新的希望。
创新药物:本维莫德乳膏
近日,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通过优先审评审批程序,批准由上海泽德曼医药科技有限公司申报的“本维莫德”乳膏上市。该药用于治疗2岁以上儿童及成人的特应性皮炎,且不含有激素。这是全球首个可用于2岁以上儿童和成人的“芳香烃受体”调节剂,为特应性皮炎治疗带来了新的选择。
研究显示,芳香烃受体是人体的一种重要的免疫感应器,在表皮和黏膜组织上表达最为广泛,属于上游的一个“超级靶点”。当芳香烃受体靶点被激活后,可以对引起皮肤炎症的相关细胞起到调节作用,从而抑制炎症和氧化应激,促进皮肤屏障功能修复。
该药品的关键性临床试验由北京大学人民医院皮肤科牵头,包括上海第十人民医院在内的全国30多家医院参与,入组了以儿童为主的272例患者。临床试验数据显示,用药后大部分患者可在数小时内快速改善瘙痒。治疗8周后,儿童患者湿疹面积与严重度指数改善75%以上的患者比例达69.2%,显著优于对照组。
不良反应监测数据显示:不良反应发生率低,大部分为用药部位轻中度一过性红斑瘙痒反应,大部分随着用药逐步自行消失。“本维莫德”乳膏的临床研究牵头人北京大学人民医院皮肤科张建中教授介绍,目前超过90%的特应性皮炎患者需要外用治疗,但此前国内外用药种类相对有限,尤其是适应于儿童人群的外用治疗需求远未被满足。作为非激素类外用药,这一乳膏获批上市为特应性皮炎治疗带来了新选择。
综合治疗方案
除了创新药物,上海儿童医学中心的专家还推荐了一套全面的综合治疗方案,以帮助患儿更好地控制病情。
药物治疗
外用药物:糖皮质激素和钙调磷酸酶抑制剂是常用的外用药物。其中,糖皮质激素具有抗炎、抗过敏和止痒的作用,但长期使用可能会产生皮肤变薄等副作用。钙调磷酸酶抑制剂如他克莫司和匹美克莫司适用于2岁以上的患者,可以有效控制症状,且避免了激素类药物的副作用。
系统治疗药物:对于中重度特应性皮炎,可能需要使用系统治疗药物,如环孢素、甲氨蝶呤等。这些药物可以有效控制症状,但需要在医生的严格监控下使用,因为它们可能产生严重的副作用。
生物制剂:对于对传统治疗反应不佳的患者,可以考虑使用生物制剂。例如,度普利尤单抗(Dupixent)和曲罗芦单抗(Adbry)已被证明对中度至重度特应性皮炎有效。度普利尤单抗适用于6岁以上人群,而曲罗芦单抗适用于成人。
物理治疗
紫外线照射是另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它可以减少皮肤炎症,促进维生素D的合成。然而,由于紫外线可能增加皮肤癌的风险,因此在儿童中的使用需要谨慎,通常不推荐用于婴儿。
日常护理
日常护理对于控制特应性皮炎的症状至关重要。以下是一些专家推荐的护理建议:
保湿:每天至少使用两次保湿霜,特别是在沐浴后3分钟内涂抹,以锁住皮肤水分。
温和清洁:使用温和、无皂的清洁剂,避免使用含有染料、酒精或芳香剂的产品。
合理洗浴:每天用温水浸浴或淋浴,时间控制在10分钟以内。可以在水中加入胶状燕麦粉来缓解症状。
穿着适宜:选择柔软、透气的棉质衣物,避免粗糙或紧身的衣物刺激皮肤。
环境控制:使用加湿器保持室内湿度,避免皮肤干燥。同时,注意避免过热或过冷的环境。
避免刺激:避免接触已知的过敏原和刺激物,如宠物毛发、尘螨等。
管理压力:帮助孩子学会应对压力和焦虑,因为情绪波动可能会加重症状。
特应性皮炎需要长期管理和定期复诊。家长应密切关注孩子的病情变化,及时与医生沟通,调整治疗方案。通过综合治疗和日常护理,大多数患儿的症状可以得到有效控制,生活质量也会显著提高。
上海儿童医学中心的专家强调,每个患儿的病情都是独特的,因此治疗方案应该个体化。家长应在医生的指导下选择最适合孩子的治疗方法,并坚持长期管理。随着医学研究的不断进步,相信未来会有更多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出现,为特应性皮炎患儿带来福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