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余炭:传统中药的科学解读
血余炭:传统中药的科学解读
血余炭是一种传统中药,主要由人发制成,具有悠久的应用历史。它在中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主要用于治疗各种出血症状。现代研究也证实了其药理作用,为临床应用提供了科学依据。
血余炭的来源与历史应用
血余炭,又称为发髭、乱发、发灰子等,是人科健康人之头发制成的炭化物。其制作过程包括收集人发,用碱水清洗去除油垢,清水冲洗干净后晒干。之后,将处理过的头发放入煅锅中,覆盖另一锅,两锅之间用黄泥密封,加热至特定温度,直到上方锅底的白纸变成焦黄色,最后冷却后取出,敲打成小块。血余炭的性状表现为不规则块状,颜色乌黑光亮,表面有许多小孔,质地轻而脆,容易破碎,断面呈现出蜂窝状。当用火烧时,会有焦发的气味,味道苦涩。
血余炭在中医中有着悠久的应用历史,最早记载于《本草蒙筌》。在《金匮要略方论》中就有“乱发,烧灰”的记载。如“滑石白鱼散,滑石(二分)乱发(二分,烧)白鱼(二分)上三味,杵为散,饮服半钱匕,日三服”,与蒲灰散、茯苓戎盐汤并治小便不利。晋代,葛洪著《肘后备急方》也是乱发烧灰用,又提出了烧灰要存性,增加了“烧乱发,服一钱匕,日三服。秘方,此治黄疸”用途。南北朝时期,诞生了一本著名的炮制专著《雷公炮炙论》,雷公云:“凡使之,是男子,年可二十已来,无疾患,颜貌红白,于顶心剪切者发是。凡于丸散膏中,先用苦参水浸一宿,漉出,入瓶子,以火煅之,令通赤,放冷,研用”。书中首次提出了头发的荣枯与血气盛衰有密切关系,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人部乱发项下记述:“发乃血余”,故呼发为血余。
化学成分与药理作用
血余炭的主要成分是一种优角蛋白,含有一定比例的水分、灰分、脂肪、氮和硫,还可能含有黑色素。经过炮制后的血余炭,其有机成分会炭化,但无机成分得以保留。现代研究发现,血余炭含有钙、钠、钾、锌、铜、铁、锰等至少30多种元素。这些元素可能与其药理作用有关。
药理研究显示,血余炭具有多种药理作用:
- 止血作用:血余炭能缩短出血、凝血时间和复钙凝血时间,使黏膜毛细血管收缩,并有利尿作用。其止血作用可能与含有钙、铁离子有关。对ADP诱导大鼠血小板聚集有明显增强作用,并能降低大鼠血浆中cAMP的含量。
- 血管栓塞作用:血余炭颗粒能有效栓塞末梢血管,诱发血栓形成,最终导致管腔闭塞。这一特性表明血余炭可能开发成新型血管栓塞材料。
- 抗菌活性:血余炭煎剂对金黄色葡萄球菌、伤寒杆菌、甲型副伤寒杆菌及福氏痢疾杆菌有较强的抑制作用。
临床应用
在中医理论中,血余炭具有止血、化瘀、利尿、生肌的功效,主要用于治疗咳血、吐血、衄血、便血、尿血、崩中漏下、小便淋痛、痈肿、溃疡、流火、烫伤等症状。
止血消瘀:血余炭气浊味苦,其性平和,能止血溢、理血络、消血瘀、涩脉损,有止血而不留瘀的特点。用于:
- 崩漏热陷胞宫,损伤阴络所致崩血不止,用此敛涩固脱、行滞止血。常与棕榈炭,绢灰共末服,治崩漏,或月经过多,如《类证洽裁》三灰散;亦可单用,如《千金方》烧乱发为末,同酒服治崩漏。
- 尿血:肾气不足、封藏失职,血妄行而致尿血者,用之敛涩止血,如《圣惠方》用此与牛耳中之毛,同烧为灰、细研,食前服,治尿血。
- 肺胃湿热熏蒸、阴络损伤 所 致衄血、齿血、肌衄,用之止血敛涩。如《梅师经验方》治鼻衄,《证治要决》治肌衄,《中藏经》治齿衄,皆用乱发或胎发烧灰、研末,吹、掺、腌之。
利尿作用:血余炭味苦而降,入下焦血分,能消瘀血、去壅滞、通关格、利小便。常用于湿热瘀滞所致小便不利。可单用,如《圣惠方乱发烧灰研细,白酒冲服,治妇人卒小便不通,亦可与滑石,白鱼,共末为散服,如《金匮要略》滑石白鱼散。
其他应用:
- 鼻出血:血余炭具有止血消瘀作用,据实验证明,血余炭的止血作用较仙鹤草素及维生素k等一般止血剂效果为佳。现代药理实验也证明,血余炭能缩短出血时间和凝血时间及血浆再钙化时间。既能止血又能消瘀,止血而无留瘀之弊,是临床止鼻出血的良药。以本药为主制成粉剂或薄膜,外用止血有显效。
- 声带出血(充血或粘膜下出血):中医理论认为,声带充血,多为血热瘀滞,气滞血瘀,是由于素体内热或邪热侵袭,肺热壅滞,或发音不当,损伤肺络,以致声带充血,治疗以活血化瘀,使脉络通畅,则充血自退。声带粘膜下出血,常为多语或高声喊叫,损伤声带,血络破裂致声带粘膜下积血。局部出血或血热迫血妄行,溢出脉外,出血之后,离经之血成为瘀血,血余炭止血消瘀,是我们临床常用之药,经多年临床观察,的确有较好的作用。
安全性与使用注意事项
血余炭的安全性研究显示,其具有良好的皮肤用药安全性。研究采用家兔皮肤刺激实验和豚鼠皮肤过敏实验,结果显示血余炭纳米纤维膜对家兔的完整皮肤和破损皮肤均无刺激性反应,对豚鼠皮肤也无过敏性反应。
使用注意事项:
- 胃弱者慎用:虽然血余炭在中医中被认为无毒,但胃弱者应谨慎使用,因为可能会引起不适。
- 专业指导:血余炭的使用应在专业医师指导下进行,以确保安全和疗效。
现代研究进展
现代研究为血余炭的应用提供了新的科学依据:
- 血管栓塞作用:血余炭颗粒能有效栓塞末梢血管,无严重不良反应,可开发成新型血管栓塞材料。
- 止血机制:研究揭示了血余炭的止血作用与其含有的钙、铁离子有关,为临床应用提供了科学依据。
血余炭在现代医学中的应用前景广阔,其独特的化学成分和药理作用使其在中药现代化中具有重要价值。随着研究的深入,血余炭有望在更多领域发挥其独特功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