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流防护,中医给您支支招
乙流防护,中医给您支支招
入冬以来,天气变冷,呼吸道疾病进入高发期。据中国国家流感中心周报,我国当前流感流行情况以甲流为主,但乙流的占比正在逐步提高。那么,如何有效预防乙流?中医提供了多种实用的防护方法,从中药处方到穴位贴敷、推拿按摩等,全方位守护你的健康。
乙流是怎么传播的?
《黄帝内经》常说的“正气内存,邪不可干;邪之所凑,其气必虚。”当气温变化时身体不适应、没有及时增减衣服,或者遇到其他人也有感冒、咳嗽,外界病毒邪气容易侵犯虚弱的人体,就特别容易出现呼吸道感染的症状。
- 飞沫传播:乙流患者打喷嚏和咳嗽时,会有大量流感病毒随飞沫喷出。
- 接触传播:接触了被乙流病毒污染的物品可引起感染。
- 气溶胶传播:在人口密集、封闭或通风不畅的环境中,乙流病毒有可能通过气溶胶传播。
感染过甲流还会得乙流么?
会的!
国家卫生健康委2024年1月14日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病毒病预防控制所国家流感中心主任王大燕表示,季节性流感包括甲型H1N1亚型、甲型H3N2亚型和乙型流感,得了甲型流感后产生的免疫反应,对乙型流感不能提供有效的免疫保护,即使本次流行季得过甲型流感,也还有可能再次感染乙型流感。
流感疫苗中包含甲型H1N1亚型、H3N2亚型和乙型流感的组分,建议高风险人群每年尽早接种流感疫苗。
除了接种疫苗,我们还可以:
根据川渝两省市发布的中医药方案结合我市特点,为你防护呼吸道感染支支招
一、预防建议处方
1. 正常人群
玉屏风散加减
黄芪15g 生白术9g 防风6g 荆芥6g
陈皮6g 炙甘草3g
煎服方法:每剂加水约500ml,煎煮药汁约300ml。温服,每日1剂,一日3次,每次约100ml,建议连续服用3-5天。
2. 体弱人群
主要组成:荆芥10g 防风10g 紫苏叶10g 陈皮10g 炒白术10g 黄芪10g 炙甘草5g
煎服方法:每剂熬药液约600ml,成人每次口服150ml,每日1-2次。
3. 儿童预防
组成:金银花8g 芦根8g 藿香8g 桔梗8g
玄参10g 黄芪15g 防风6g 荆芥8g
太子参6g 白术10g 炙甘草3g
7-10岁儿童每日推荐剂量,其余年龄段根据儿童实际酌情加减。
二、穴位贴敷
穴位敷贴可以通过对穴位的刺激,提升人体正气。特别是,利用三九时节进行穴位贴敷,使用辛温通阳之品温通经络,可调整人体阴阳平衡,使“呼吸疾病”得以恢复,促进机体阴阳互补,有序循环,共同防治“冬病”!
三、推拿按摩
3.1 小儿推拿
小儿推拿具有简便、安全的特点,我们可以采用:
- 清肺平肝,
- 点揉天突穴,
- 推揉膻中止咳化痰,
- 横擦肺腧令局部温热,
- 分推肩胛宣肺止咳。
3.2 成人推拿
【部位】风池、大椎、足三里。
【操作方法】以大拇指放置于穴位上,拇指指腹触摸皮肤并稍加按压,小幅度的环转按揉俞穴,以产生酸胀温热感为佳,每次1-3分钟,每日2-3次。
【适应证】感冒初起,鼻塞、流涕、头痛、咳嗽等。
风池:位于胸锁乳突肌与斜方肌上端之间的凹陷中。
大椎:位于在第7颈椎棘突下。
足三里:位于小腿外侧,犊鼻下3寸,距胫骨前嵴外一横指处,犊鼻与解溪连线上。
四、爱锻炼,好睡眠、避风寒、多保暖。
天气变化大,衣服要随时增减,不要受凉,按时睡觉不熬夜,不过度劳累,坚持锻炼身体,注意劳逸结合。
动则生阳,动才生阳。通过锻炼,可以帮我们把身体阳气激发起来,阳气满满当当的,正气足了,病邪自然不容易靠近。
适合冬季的运动也不少,散步、健步走、羽毛球、乒乓球等等,注意,运动到身体热乎乎的就行了,大汗淋漓就会适得其反,伤津耗气。
此外,常练八段锦、站桩、静坐等,可使身心静下来,越静越有助于阳气归根,同时也可以帮助机体气血更好的运行。
五、讲卫生,多洗手,减少到人群扎堆地方,保持环境通风。
保持清洁卫生,勤洗手,尽量不要到人群扎堆的地方,减少感染的概率,尽量保持环境的通风换气,减少密闭环境,防止气溶胶传染。居住环境的通风换气,对预防和改善急性呼吸道症状很是必要,可以采取以下方案:
5.1 熏蒸处方:艾叶10g 石菖蒲10g 苍术10g 薄荷15g
使用方法:加水1000ml,泡10分钟,小火慢煮30分钟,浓缩药液150ml。使用时在室内进行,将熏蒸方药液加入洗净的家用空气加湿器中通电熏蒸或者在锅中持续蒸煮挥发,每天1-2次。
5.2 香囊处方:广藿香10g 薄荷10g 山奈10g 苍术10g
使用方法:共研细末,装于布袋中,挂于室内,或随身佩戴,具有芳香辟秽解毒之功效,以预防疫病。孕妇及有过敏性疾病(如哮喘、鼻炎等)者不建议使用。
六、泡脚法
寒从脚下起,脚暖了身就不寒了。坚持泡脚,可防寒保暖、促进血液循环及新陈代谢,帮助我们更好地行气活血、养心安神、固护阳气。
【药物】艾叶30g 菖蒲15g 生姜30g 川芎15g
【操作方法】水温不能过高,以耐受为度,时间为15-20分钟。
【适应证】感冒,鼻塞、流涕、头痛、身痛等。
【禁忌】糖尿病等合并肢端感觉减退的病人注意防止皮肤烫伤。
不方便泡脚的,还可以用热水袋或者暖手袋,放在后脖子这个地方。大椎穴附近热起来以后,全身也会比较容易热起来。而对于受寒的人,有时候会脖子僵,身痛,头痛,热水袋敷上,可以快速缓解这种不适,如果敷后能出汗,那这个寒也能很快散去。
七、预防茶
紫苏生姜饮
【原料】紫苏5g,生姜5g。沸水泡代茶饮。
【功效】散寒解表。适用于感冒初起,鼻塞畏寒。
菊花甘草饮
【原料】菊花5g,胖大海5g,生甘草5g。沸水泡代茶饮。
【功效】清热利咽。适用于咽喉疼痛,鼻涕黄粘,咽干口苦。
八、健康饮食
要保持健康科学的营养饮食,不要喝酒抽烟,多摄入优质蛋白,例如牛肉、鸡肉、鸡蛋等。
银花炖雪梨
【原料】金银花5g,雪梨50g,白糖5g。
【做法】金银花洗净;雪梨去皮去核,切成2厘米见方小丁块;将金银花、雪梨、白糖放入锅内加水炖30分钟即可。
【功效】清热泻火。适用于感冒咽痛、咳嗽、口干等。
葛根煲猪骨汤
【原料】葛根20g,生姜10g,葱白5g,粳米100g,猪排骨。
【做法】葛根去皮,切小块;生姜去皮,切片;将猪排骨和粳米放入砂锅中,加适量清水,煮熟后,加入葛根、生姜、葱白,再煲30分钟,加入适量食盐调味。
【功效】发汗解肌。适应于感冒初起鼻塞、流涕、恶寒、脖子强等不适。
九、好修养,常晒太阳增强免疫
自古以来,晒太阳就为历代养生家所推崇。“冬阳一寸值千金”,这是冬天最不费力、最高品质的补阳气方法。
腹为阴,背为阳。背部是人体督脉和膀胱经走行之所,因此,冬季晒太阳,最重要的就是晒背。晒背可以鼓舞和振奋人体内的阳气,把体内阴寒的邪气驱除出去。
【具体方法】在天气晴朗、气温舒适之时,可以到户外,背对阳光晒晒后背。最适合晒太阳的时间是上午9-11时和下午15-16时,每次晒15-30分钟即可。
十、安顿好自己的情绪
精神状态是人体内在环境因素,内环境的稳定有助于正气持久地保留在体内。减少心神内耗与浮散,本身就是补养正气、提升抵抗力的最好方法之一。
我们害怕得病,害怕被传染,害怕身体扛不住...这都是人之常情。但在这样的大环境中,我们与其无尽头的焦虑,不如吃好每顿饭、睡好每个觉,做自己力所能及的运动和锻炼,不焦虑、不纠结、不恐慌。
别让各种负面的情绪和念头,像无序杂生的藤蔓死死缠住自己,像小狗追尾巴咬那样原地转圈,最后耗尽自己的精气神。
如果你正在被一些问题困扰,此刻可以挺直脊柱、闭上眼睛、集中心神,去做9次深而长的深呼吸,把坏心绪随着呼气一起吹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