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菏泽羊肉汤事件看食品安全:吊白块的识别与防范
从菏泽羊肉汤事件看食品安全:吊白块的识别与防范
近日,山东菏泽羊肉汤因“奶白色”引发网友热议。千万网红B太在品尝后质疑:“怎么会有那么白的羊肉汤?”当天晚上,她被确诊为急性肠胃炎。这一事件再次引发了公众对食品安全的关注和担忧。
近年来,食品安全问题屡见不鲜,从土坑酸菜到“鼠头鸭脖”,从“臭肉事件”到某知名卤味大肠杆菌超标290倍,这些事件无不触动着公众的神经。在这样的背景下,如何确保我们餐桌上的安全,成为每个人都在思考的问题。
吊白块:食品中的隐形杀手
吊白块,又称为雕白粉,是一种化学物质,其化学名称为甲醛次硫酸氢钠。它呈白色块状或结晶性粉状,无嗅或略有韭菜气味,易溶于水,微溶于醇。常温时较为稳定,高温下具有极强的还原性,有漂白作用。遇酸分解放出硫化氢,在PH>3时稳定,对碱稳定。
在印染工业中用作拔染剂和还原剂,生产靛蓝染料、还原染料等。但不得用作食品漂白添加剂,严禁入口。若食用用“吊白块”(甲醛次硫酸氢钠)加工漂白的粉丝、米粉、面粉、白糖、单晶冰糖、腐竹,就可能引起中毒事故。
吊白块在食品中的非法使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漂白作用:吊白块具有极强的还原性,能在高温下分解产生二氧化硫,达到漂白食品的效果。一些不法商家利用这一特性,将原本色泽不佳的食品(如腐竹、米粉等)漂白至洁白如新,以提高“卖相”。
防腐作用:吊白块分解产生的甲醛具有防腐功能,能延长食品的保质期。这种特性被一些商家用于延长食品的货架期,以获取更大的经济利益。
改善口感:吊白块的还原性还能破坏食品中的蛋白结构,使食品产生Q弹、有嚼劲的口感。这种“改良”后的口感往往能吸引消费者,从而增加销量。
然而,吊白块对人体健康存在严重威胁。它在高温下会分解产生甲醛等有毒物质,长期摄入可导致过敏、肠道刺激,甚至增加患癌风险。世界卫生组织已将甲醛列为一类致癌物,误食10克就会导致死亡。
如何辨别含有吊白块的食品?
面对可能含有吊白块的食品,消费者可以通过以下方法进行辨别:
观察颜色:正常的腐竹应该呈淡黄色或米黄色,如果发现腐竹过于洁白或发亮,就要警惕是否添加了吊白块。另外如果发现腐竹表面有黑点或霉斑,也要避免购买。
闻气味:正常的腐竹应该没有刺激性或异味,如果闻到腐竹有刺鼻或酸臭的气味,就说明腐竹可能变质或含有甲醛。特别是在热水中泡发腐竹时,要注意是否有刺激性气味散发出来。
摸质地:正常的腐竹应该柔软而有弹性,如果发现腐竹过于硬或脆,就说明腐竹可能老化或含有甲醛。另外如果发现腐竹表面有粘液或油脂,也要避免购买。
选择品牌:尽量选择正规厂家生产的品牌腐竹,避免购买无标签或无生产日期的散装腐竹。同时也要注意查看包装上的成分表和营养标签,看是否含有甲醛次硫酸氢钠等违禁添加剂。
处理方法:即使购买了正规的品牌腐竹,也要在食用前进行适当的处理。要用清水冲洗干净腐竹,去除表面的杂质和残留物。温水浸泡腐竹至少半小时,让腐竹充分吸水发胀,并尽量溶解出可能存在的甲醛。用开水烫一下腐竹,去除残余的细菌和化学物质,并增加腐竹的口感和营养。
食品安全监管:我们在行动
面对严峻的食品安全形势,政府部门正在积极采取措施。例如,浙江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的《浙江省“菜篮子安全守护微改革”实施办法》提出,要建立健全食品快检体系,提升食品快检靶向性和准确率,全面提高果蔬、肉类、水产等民生食品的安全保障水平。
然而,食品安全监管仍面临诸多挑战。一方面,一些不法商家为了追求利益,不惜铤而走险,使用非法添加剂;另一方面,监管部门在执法过程中也存在诸多困难,如取证难、处罚力度不够等。此外,一些打假博主的出现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监管的空缺,但他们的个人素质和道德参差不齐,影响了结果的公信力。
消费者:食品安全的守护者
在食品安全问题上,消费者既是受害者,也是重要的守护者。我们可以通过以下方式保护自己和家人的健康:
保持警惕:在购买食品时,要仔细观察食品的外观、气味等特征,对异常的食品保持警惕。
选择正规渠道:尽量在正规的超市、市场购买食品,避免购买来源不明的食品。
关注食品安全信息:及时了解政府部门发布的食品安全信息,避免购买问题食品。
积极参与监督:如果发现食品安全问题,要及时向相关部门举报,维护自己和他人的权益。
食品安全关系到每个人的健康和生命,需要政府、企业和消费者共同努力。让我们携手行动,为打造一个安全、放心的食品环境贡献自己的力量。正如一位网友所说:“希望我们及后代,吃到的每一口食物都是安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