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状腺疾病发病率攀升,专家详解四大预防要点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甲状腺疾病发病率攀升,专家详解四大预防要点
引用
搜狐
等
8
来源
1.
https://www.sohu.com/a/846691716_121752011
2.
https://www.sohu.com/a/759115542_221981
3.
https://www.sohu.com/a/843787096_121752011
4.
https://www.bangkokhospital.com/zh/content/4-things-to-know-about-thyroid
5.
https://qzybj.quanzhou.gov.cn/ztzl/jkjy/202406/t20240603_3043310.htm
6.
https://www.beijing.gov.cn/fuwu/bmfw/
7.
https://www.bjcancer.org/Html/News/Articles/9167.html
8.
http://wsjkw.jl.gov.cn/zdzt/jkkp/202407/t20240724_8937909.html
甲状腺,这个位于颈部的小小腺体,却掌控着人体的新陈代谢、生长发育等重要功能。近年来,甲状腺疾病发病率呈上升趋势,且女性患病率远高于男性。那么,如何才能有效预防甲状腺疾病呢?北京丰台广济医院的专家们给出了以下建议。
01
了解甲状腺疾病
甲状腺疾病主要包括甲状腺功能亢进(甲亢)、甲状腺功能减退(甲减)、甲状腺结节、桥本甲状腺炎等。这些疾病虽然表现不同,但都与甲状腺激素的分泌异常有关。
- 甲亢:表现为多食、消瘦、怕热、多汗、心悸等症状。
- 甲减:则表现为疲劳、体重增加、畏寒、便秘等症状。
- 甲状腺结节:早期可能无明显症状,但随着结节增大,可能会出现吞咽困难、呼吸困难等症状。
02
健康生活方式是关键
合理饮食:保持均衡的饮食习惯,避免高糖、高盐、高油脂食物。适量摄入含碘食物,如海带、紫菜等,但也要避免过量。
适度运动:定期进行有氧运动,如快走、慢跑、游泳等,有助于维持正常的新陈代谢。
充足睡眠:保证每天7-8小时的优质睡眠,避免熬夜。
情绪管理:学会调节情绪,避免长期处于压力和焦虑状态。可以通过冥想、瑜伽、阅读等方式放松心情。
03
远离危险因素
减少放射性接触:尽量避免不必要的放射性检查,如X光、CT等。如果必须进行,要采取适当的防护措施。
合理摄入碘元素:碘是合成甲状腺激素的重要原料,但摄入过多或过少都可能导致甲状腺疾病。一般成年人每天需要150微克的碘,孕妇和哺乳期妇女需要200微克。
避免特殊药物:某些药物可能影响甲状腺功能,如锂、胺碘酮等。如果必须服用,要定期监测甲状腺功能。
04
定期检查不可少
普通人群:建议每1-2年进行一次甲状腺功能和超声检查。
高危人群:有甲状腺疾病家族史的人,建议每6-12个月检查一次。孕妇和产后女性也应定期检查甲状腺功能,以保障母婴健康。
中老年人:随着年龄增长,甲状腺疾病的风险增加,需要更加关注甲状腺健康。
北京丰台广济医院的专家提醒,预防甲状腺疾病需要从日常生活做起,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定期进行体检,及时发现并治疗。同时,要关注身体发出的信号,如发现应及时就医。通过这些方法,可以有效降低甲状腺疾病的发病率,保障身体健康。
热门推荐
传承与保护:探讨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意义与价值
如何处理夜间肠鸣和腹痛的症状
来自爱尔兰《枕头人》:迷离童话 暗黑思考
“回魂酒”真的能缓解酒后不适吗?
木地板价格一般多少钱一平方
如何处理跨数据库的数据一致性
楼下说我们卫生间漏水该怎么处理
日本移民生活开销高不高,日本移民可以享受的福利待遇
股票知识有哪些:股票市场有哪些知识?
天天喝小米粥的副作用是什么
IP地址是否会泄露个人隐私?详细解读与保护方法
IP地址定位与DNS流量调度技术研究
留学美国中介排名如何选择?最值得信赖的机构有哪些?
如何促进胡子快速生长
足量饮水到底喝多少?——中国公民健康素养66条解读
抗战期间中国军队装备的轻机枪之“丹麦常青树”:麦德森轻机枪
变频电源:航空航天事业的“电能大脑”,如何创新助力探索宇宙?
托吡酯片的说明书使用指南
家政行业未来发展趋势:智能化、专业化与个性化
2025年存款翻倍的5个实用技巧,第3条方法太实用了
中药太岁的功效与作用是什么
郭襄后期的武功属于什么水平?比起小龙女,哪个更强?
防晒剂的正确使用方法与注意事项解析
如何大幅度提高电脑音质
食品标签上的那些信息,你看懂了么?快来跟着营养专家一起做计算题!
DeepSeek写诗作赋竟碾压古人?揭秘文言文生成黑科技!
艾滋病5周检测能否彻底排除?权威解读与科学认知
教你四招辨别新鲜鸡蛋,让每一颗鸡蛋都健康美味
心理与减肥:破解情绪饮食密码,守护健康心态
研究发现:维生素B6过量补充引发健康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