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灵岩寺:海内第一名塑见证千年古刹艺术魅力

创作时间:
2025-01-21 18:00:32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灵岩寺:海内第一名塑见证千年古刹艺术魅力

“海内第一名塑”——这六个字,凝聚着千年的艺术精华,也承载着中华民族的文化自信。在济南市长清区的灵岩寺,四十尊栩栩如生的泥塑罗汉像,以其精湛的技艺和生动的神韵,赢得了这一至高无上的美誉。

灵岩寺,这座始建于东晋的千年古刹,历经1600多年的沧桑岁月,依然屹立于泰山西麓的灵岩山下。自唐代起,它就与浙江国清寺、南京栖霞寺、湖北玉泉寺并称“海内四大名刹”,并位居其首。作为泰山世界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灵岩寺不仅是中国古代佛教文化的瑰宝,也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

步入灵岩寺,首先映入眼帘的是金刚殿,又称一山门。门外碑刻上书“千崖万壑”四字,彰显着寺庙的宏伟气势。殿内雕塑的金刚神明,威严庄重,仿佛在守护着这片神圣的土地。

然而,真正让灵岩寺名扬四海的,是被誉为“海内第一名塑”的千佛殿泥塑罗汉像。千佛殿始建于唐贞观年间,现存木结构为明代建筑。殿内正中端居着三尊通体贴金的大佛像,分别为“法身”毗卢遮那佛、“报身”卢舍那佛和“应身”释迦牟尼佛。这三尊佛像头顶有螺形肉髻,体态雍容,眉骨高凸,目光凝重,仪容端庄,极具艺术感染力。

但最令人叹为观止的,无疑是殿内的四十尊彩色泥塑罗汉像。这些塑像皆坐于80公分高的砖砌束腰座上,罗汉像顶距座面高度在105至110公分之间。古代艺术家们在塑造这些罗汉像时,打破传统的佛教造像模式,侧重于写实,具有浓郁的世俗气息和现实生活情趣,以形写神,以神表情,以情现心,重在体现每尊罗汉的个性与特点,重在刻画出罗汉的内心世界,使之真实、生动,更接近于生活。观其形态,或端恭、或柱杖、或合掌、或趺坐,或口讲手指、或侧耳细听,无不准确生动。察其神情,有的勇猛、愠怒,有的和善、老成,有的据理力争,有的闭眸沉思,有的笑容可掬,有的俯首低吟,有的纵目远眺,无不细致入微。看其气质,有的清姿秀骨,有的寒伧潦倒,有的雍容华贵,无不形象传神,可谓是栩栩如生,呼之欲动。此外,人体与衣饰的关系处理也非常得当,线条的曲直、虚实与起伏,动作瞬间的衣褶变化,织物的质感,都表现的准确而生动,节奏感极强。一位医学界人士说,透过罗汉的袈裟,能看出古人对人体解剖学的准确把握。另外,1982年维修时还发现,这些彩塑罗汉还像人体一样有腹腔,腹腔内有用丝绸做的五脏六腑,此外还有五铢钱、开元通宝和宋代前三朝的铜币及宋代铜镜、墨书题记等文物。

1912年,清末学者梁启超来此游览,赞誉千佛殿泥塑罗汉像为“海内第一名塑”,并亲笔写下了碑碣。1987年,贺敬之来灵岩参观千佛殿后写下了“传神何妨真画神,神来之笔为写人。灵岩四十罗汉像,个个唤起可谈心”的诗句。艺术大师刘海粟来灵岩观后,挥笔写下“灵岩泥塑,天下第一,有血有肉,活灵活现”的赞语。

除了千佛殿,灵岩寺的另一标志性建筑——辟支塔,同样令人叹为观止。这座始建于宋淳化五年的八角九层楼阁式砖塔,历时63年完工,塔高55.7米。塔基为石筑八角,上有浮雕,镌刻有古印度孔雀王朝阿育王皈依佛门等故事。塔身为青砖砌就,各层皆施腰檐,下三层为双檐,二至四层檐下置平座。塔檐与塔径自下而上逐层递减,收分得体。塔内一至四层设塔心柱,内辟券洞,砌有台阶,可拾级而上,自第五层以上砌为实体,登塔须沿塔壁外腰檐左转90度进入上层门洞。塔身上置铁质塔刹,由覆钵露盘、相轮、宝盖、圆光、仰月、宝珠组成,自宝盖下垂八根铁链,由第九层塔檐角上的八尊铁质金刚承接,在塔内延续到地下,起避雷作用。辟支塔气势雄伟、造型美观、结构复杂、比例适当,呈典型的宋代风格,为灵岩寺标志性建筑。宋代文学家曾巩有诗赞曰“法定禅房临峭谷,辟支灵塔冠层峦”。

灵岩寺的自然风光同样令人流连忘返。寺周群山环抱,深奥幽邃。寺内外摩顶松、千岁檀、朗公石、"镜泄春晓"、"方山积翠"、"明孔晴雪"等胜景别具情趣。寺内古木苍翠,怪石林立,殿宇峥嵘。灵洞曲涧、青峰翠峦环绕着古刹精舍,构成一幅绚丽多彩的画卷。

灵岩寺不仅是一处宗教圣地,更是一座充满文化内涵的宝库。游客在这里既可感受古老建筑的庄严,又能领略佛教文化的深厚内涵。行走在寺庙的每一个角落,都会让人沉浸在宗教信仰与文化艺术的交汇之地。因此,前往灵岩寺,不仅是一次旅行,更是一场灵魂的洗礼。

灵岩寺的旅游价值同样不容小觑。景区开放时间为每日8:30-17:00,门票价格为40元/人。18岁以下未成年人、学生等可享优惠。游客可乘公交或自驾前往,景区周边有停车场,交通十分便利。

灵岩寺,这座千年古刹,以其悠久的历史、精美的建筑和雕塑艺术,吸引着来自世界各地的游客。作为泰山世界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也是全人类共同的精神财富。在这里,自然与文化的完美融合,让人不禁感叹:游泰山不游灵岩,不成游也!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