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健康食品监管新规:虚假宣传最高罚200万,消费者可索赔

创作时间:
2025-01-22 05:43:23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健康食品监管新规:虚假宣传最高罚200万,消费者可索赔

随着国人养生保健意识的提升,健康食品已成为食品市场的一大亮点。然而,部分厂商为争夺利润,可能使用夸大包装或不实广告手法推销产品,这不仅误导消费者,也影响整个健康食品产业的发展。本文将详细解析健康食品管理法规的重点,帮助民众和业者了解相关权利义务。

健康食品市场潜力无限,但合法经营才能站稳脚跟。通过主管机关的法规解析,可以明确了解业者的权利与义务。展望未来,建议业者应积极投入产品研发,以科学实证为基础,开发真正对消费者健康有益的优质产品。同时,提升企业诚信形象,秉持消费者至上及社会责任的理念经营。遵循法令规章,健康食品产业必能迈向理想的发展道路,共创产业与社会双赢的局面。

一、民众需要知道的3大法規保障

1. 产品必须通过科学审查认证

根据《健康食品管理法》,这类产品必须在上市前,送交卫生福利部食品药物管理署进行专业审查。审查小组由营养、食品、药物等领域的专家学者组成。他们会仔细检视产品的原料成分表,确认其中的成分及比例是否真的具有某种保健功能,例如提升免疫力、改善便秘等。

  • 法规:第3条 - 健康食品必须通过科学化的安全及保健功效评估试验,证明无害人体健康,且成分具有明确保健功效。

举例说明:某产品宣称“补脑精华”,但其所含成分经专家审查后,认定无助于增进脑部功能,就不会通过检验。通过如此严谨的审查机制,可以确保上市销售的保健食品品质,真的对消费者健康有益。

2. 禁止夸大不实和医疗效能宣传

根据第14条明定,健康食品的广告不可以有虚假夸大的内容,更不能使用“治疗、诊断、预防疾病”等与医疗效能相关的文字,否则会让消费者误以为具有药物作用,产生错误印象。通过限制夸大不实的广告,可以避免消费者被错误引导,也让业者以真实的产品品质取胜,共创健康食品市场的正向发展。

  • 法规:第14条 - 健康食品之标示或广告不得有虚伪不实、夸张之内容,不得宣称医疗效能。

举例来说:现在许多保健食品的广告都使用夸张不实的文案,例如“完全治疗某疾病”、“100%减肥”等语句,但按照《健康食品管理法》规定,这些宣称都属于违法。

3. 购买违规产品可主张退货及赔偿

若不小心购买到标示不实或夸大宣传效果的保健食品,依据《健康食品管理法》第29条,消费者可以主张退货退款,更严重的是,如果不当的保健食品导致消费者身体不适或受损,依同条文规定,受害者可以进一步要求该业者支付医疗费用或其他损害赔偿。

  • 法规:第29条 - 消费者受损害时,可要求业者退货及赔偿。

举例来说:小明购买了一款保健食品,厂商在包装上标示该产品“可增进记忆力”。但食品药物管理署审查后发现,该产品并无提升脑部功能的效果。此时小明就可以依法要求厂商退换商品金额。更严重的状况是,小王购买某保健食品后出现急性腹泻,需要就医治疗。此时他可以向贩卖该产品的业者请求退还医疗费用支出。

二、厂商必须遵守的5大义务

1. 须取得许可才可标示为健康食品

  • 法规:第6条 - 食品非依本法之规定,不得标示或广告为健康食品。

按照《健康食品管理法》第6条的规定,任何食品如果要在包装上标示或进行广告宣传,声称其具有“健康食品”的特性,那么该产品的制造商或输入商必须先向卫生福利部食品药物管理署提出申请。食品药物管理署会审查该产品的配方、成分表、生产流程等资料。经评估后认定其安全性及保健功能并符合法规标准,才会核发健康食品许可证。取得许可证之后,该业者才可以进行“健康食品”的标示与广告。

2. 制造过程需符合卫生及安全标准

  • 法规:第10条 - 健康食品之制造,应符合良好作业规范。

按照《健康食品管理法》第10条的规定,健康食品在制造过程中,厂商必须遵循GMP(Good Manufacturing Practice,良好作业规范)的要求,以确保产品的卫生与安全。GMP规范了从原料采购、加工制造到成品储存运销的每个环节,例如:

  1. 生产车间需定期清洁消毒,工作人员穿着整齐的工作服并佩戴口罩、帽子,确保产品不会受到污染。
  2. 设备器材需要定期维护保养,确保正常运作。
  3. 原料必须检验合格后才可使用,制程中需严格控制每个环节的参数。
  4. 成品需进行抽检验,确保品质安全再出厂。

只有时时遵循GMP的各项规定,才能有效控管健康食品的卫生与品质,确保食品安全。(详情参考:卫生福利部食品药物管理署GMP介绍)

3. 标示广告不得有虚假夸大内容

  • 法规:第14条 - 健康食品之标示或广告不得有虚伪不实、夸张之内容。

按照《健康食品管理法》第14条的规定,健康食品在包装标示和广告宣传上,不能使用虚假夸大的内容。例如不能宣称“百分百治疗感冒”、“快速增进记忆力”等夸大不实的效能。应该根据该产品通过审核的核准范围进行宣传。同时,广告词句也必须遵守卫生福利部订定的《食品标示宣传广告词句使用基准》,避免使用像“增强免疫力”、“预防疾病”等易产生误导的夸大字眼,通过规范广告内容,可以避免消费者受到误导,也让业者以客观的产品资讯为主要诉求。

举例来说:如果某保健食品的许可证上审核通过的保健功能为“维护肝脏健康”,那么它的广告就只能使用“帮助肝脏健康”等类似内容,不能使用“百分百治愈肝病”之类的夸张宣称。

4. 违法产品将被没入销毁并高額罚鍰

  • 法规:第19条 - 违法产品没入销毁;第24条 - 高额罚鍰。

按照《健康食品管理法》相关规定,如果厂商的健康食品被发现有违法情事,将面临下列处分:

  1. 根据第19条,该违法产品将被主管机关没入销毁。
  2. 依照第24条,主管机关将开出高额罚鍰,金额可高达新台币200万元。

通过明确的罚则,可以有效管制业者违法标示健康食品,也让消费者免于购买劣质产品。

举例来说:如果某公司未經申请许可,就擅自在其产品包装上标示“健康食品”字样,进行虚假标示以销售。这样的违法产品一旦被查獲,不仅会被当场没入销毁,该公司还会被裁处罚鍰,最高可罚200万元。(详情参考:健康食品管理法)

5. 消费者受损需承担赔偿责任

  • 法规:第29条 - 消费者受损害时,业者应退货赔偿。

当消费者因购买违法产品受损时,业者必须依法承担相关的退货退款或赔偿责任(第29条)。按照《健康食品管理法》第29条的规定,当消费者不幸地购买到经查证属于违法的健康食品,并因此对身体健康造成伤害时,该产品的制造商或贩售商必须依法承担相关的民事责任。

举例来说,如果消费者小明购买了某间公司生产的健康食品,后来该产品被查出违法添加西药成分。小明因此出现身体不适而就医,这时他可以依法要求该公司:

  1. 退还已购买的产品金额
  2. 赔偿因此所支出的医疗费用
  3. 若造成无法工作的损失,还需赔偿相应的经济损失。

通过明确的民事赔偿责任,可以维护消费者权益,也提醒业者必须负起违法行所带来的后果。

三、法規的意義與目的

1. 維護健康食品正當性

  • 法規:第3條-健康食品必須通過科學化的安全與保健功效評估,證明對人體健康無害,且成分具有明確的保健功效。

根據《健康食品管理法》第3條,所有健康食品在申請上市前,必須通過食品藥物管理署組成的專家審查委員會進行嚴格的科學審查,審查委員會會詳細審核產品的研發試驗報告及文獻資料,確認其所含成分經過完整的安全性評估,並具有明確的保健功效,對人體健康無害。

同時,審查過程中也會注意品質控管的一致性。避免廠商先送樣品通過審查,量產後卻未維持相同的品質水準,只有通過了嚴謹的科學審查,確保產品的安全及效果,並能持續穩定供應,才會被核發健康食品許可證。

2. 保障消費者選擇權

  • 法規:第14條禁止誇大宣傳、第29條賠償規定

根據《健康食品管理法》第14條,明確禁止廠商使用誇大不實的內容來宣傳其產品,例如不能宣稱「治療疾病」、「100%生效」等沒有科學根據的效果,同時第29條也明定,如果消費者購買了違法標示或宣傳的健康食品,導致損失時,可以要求業者退款及賠償。

透過嚴格禁止誇大宣傳,以及消費者賠償機制,可以避免民眾被不實信息誤導,購買無效產品。也讓消費者有信心選擇真正品質有保證的優良健康食品。

舉例來說:某產品它的實際效果只能「輔助緩解肌肉酸痛」,但廠商在廣告中宣稱它可以「完全治療關節炎」。消費者購買後療效不彰,依法可以要求業者退款。

3. 增強民眾對此類產品的信心

  • 法規:第10條GMP製造規範等

《健康食品管理法》中規範了健康食品從製造到銷售的各個環節,例如:

  1. 第7條要求須經許可才可生產進口。
  2. 第10條規定製程需符合GMP作業規範。
  3. 第13條明定產品標示需詳列成分等資訊。
  4. 第14條禁止誇大不實宣傳。
  5. 第29條保障消費者權益。

透過完善的法規規範,可以确保業者將優質安全的產品提供給消費者,这提升了消費者對產品品質與效能的信心,同時嚴格的審查和處罰規定也促使業者提高產品及服務品質,使整個健康食品市場朝正向發展。

四、專心研發高品質產品,繁雜事務交給專業團隊

健康食品市場前景看好,但能否在蓬勃發展的同時,也踏上正確的法治之路,讓消費者安心,進而提升整個產業形象,就是每一家業者需要深思的課題。

我們呼籲健康食品業者,務必以消費者健康為先,謹守法規製造真正有效的產品。提升企業道德標準,以誠信和透明作為經營核心價值。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