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中国取消准生证,生育政策转向全面支持

创作时间:
2025-01-22 02:53:38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中国取消准生证,生育政策转向全面支持

2023年末全国人口140967万人,比上年末减少208万人,已经连续两年负增长;出生人口902万人,比上年末减少54万人,连续七年下降;总和生育率1.0左右、在全球主要经济体中倒数第二,全面放开并鼓励生育刻不容缓。

01

中国生育政策的重大转变

近年来,中国生育政策经历了重大调整。2021年,国家正式取消了实施多年的准生证制度,改为实行生育登记服务制度。这一变化标志着中国生育政策从严格控制转向积极支持,体现了国家对人口问题的深刻认识和应对策略的转变。

02

生育登记服务制度的实施

根据新的生育政策,夫妻在生育两个以内(含两个)孩子时无需审批,只需进行登记。这一制度简化了生育流程,保障了公民的生育权利。生育登记服务制度的主要内容包括:

  1. 生育登记:取代准生证,夫妻需到户籍地或居住地相关部门登记,免费领取生育服务证。
  2. 再生育管理:优化再婚等特殊情况下的生育管理,提供更灵活的服务。
  3. 便民措施:简化办理流程,推行线上服务,减轻群众负担。
03

地方创新实践

各地在执行国家政策的基础上,结合本地实际,推出了一系列创新举措。例如:

  • 江西:在全国率先将灵活就业人员纳入生育保险保障范围,取消结婚证、准生证等限制性材料,确保生育津贴及时足额发放。
  • 山东:实行一孩、二孩免费登记制度。
  • 山西:修订计生条例,明确生育一孩、二孩的家庭需进行生育服务登记。
04

北欧模式:高福利与工作生活平衡

北欧国家,尤其是挪威,以其全面的生育支持政策和高福利体系闻名。挪威政府推出了一系列从医疗、收入到教育的全方位支持措施,包括:

  • 生育保障:提供辅助生殖技术,几乎所有的生育相关费用都可以报销。
  • 产假保障:提供有薪和无薪育儿假,其中孕妇可享受3周产前有薪假,产后父母可累计休11个月有薪假。
  • 幼托保障:孩子一周岁即可送入幼托班,每月收费不超过1700元人民币,低收入家庭可减免。
  • 晚托保障:提供放学后服务,让中小学生在放学后有地方写作业、看书、玩游戏。
  • 深造保障:提供助学贷款,其中40%为无需偿还的助学金。
05

中北欧生育政策的比较

中国新生育政策与北欧模式在理念上趋于一致,都强调支持生育、减轻家庭负担。但与北欧国家相比,中国在福利水平和社会支持体系方面仍有一定差距。北欧国家的经验表明,要有效提升生育率,需要建立一个涵盖医疗、教育、就业等多方面的全面支持体系。

06

面临的挑战与展望

尽管中国生育政策不断调整优化,但生育率持续走低的态势仍未根本改变。2022年,中国总和生育率降至1.02,创下新低。这一趋势反映了年轻人生育意愿的降低、育龄妇女规模的持续下滑,以及生育成本的居高不下。

此外,政策落实过程中也面临一些挑战。例如,生育登记服务虽然简化了流程,但在实际操作中仍存在一些不便。有读者反映,办理生育登记时需要提供过多的证明材料,甚至包括与当前生育无关的前婚资料。这些情况表明,政策的落地还需要进一步优化和细化。

07

未来方向

面对人口老龄化和生育率持续走低的双重挑战,中国需要借鉴北欧国家的经验,构建更加全面的生育支持体系。这包括:

  • 提供更多的经济补贴和税收优惠
  • 大力发展普惠性托育服务
  • 促进就业性别平等,消除职场性别歧视
  • 完善教育和医疗保障体系
  • 加强对非婚生育的平等权利保护

专家建议,国家层面应出台生育补贴政策,按照孩子数量针对家庭发放,给有孩家庭每月1000-6000元。比如一孩补贴1000元,二孩家庭补贴3000元,三孩家庭补贴6000元。短期有助于扩大内需、稳增长、稳就业,长期有助于提振生育水平、提升人力资本、增强经济社会活力,一举多得。

中国新生育政策的实施,体现了国家对人口问题的高度重视和积极应对。虽然与北欧模式相比仍有一定差距,但政策调整的方向是正确的。随着生育支持体系的不断完善,中国有望逐步走出低生育率的困境,实现人口的长期均衡发展。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