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桃树冬季修剪技术详解:提升产量的关键

创作时间:
2025-01-21 21:12:51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桃树冬季修剪技术详解:提升产量的关键

冬季是桃树修剪的关键时期,正确的修剪方法不仅能提高桃树的产量和果实质量,还能有效预防病虫害的发生。本篇攻略将详细讲解桃树在冬季修剪的具体方法和注意事项,让你轻松掌握高效修剪技巧,为明年的丰收打好基础。

01

幼树修剪技巧

对于幼树,建议采用自然开心型的整形方式。保持主干高度在30-40cm,各主枝的方位角应保持在120度,竖直角分别为第一主枝50度、第二主枝40度、第三主枝30度。主枝之间的间距应保持在10-15cm,并在每个主枝上配备2-3个相互交错的侧枝,以形成良好的树冠结构。这种修剪方式不仅有助于树冠扩展,还能保证通风透光,促进下部枝条的生长。

02

结果树修剪要点

对于结果树,修剪的重点是在主枝和侧枝上多配备结果枝组和结果枝,以提高结果能力。对于生长旺盛的树,应以疏剪和轻剪为主;而对于老化或长势弱的树,则应以回缩为主。修剪时,首先去除内向枝、徒长枝、轮生枝和交叉枝,然后从主枝先端开始,依次向下进行修剪,以保持树冠的通风透光。

03

修剪后的保护措施

修剪后,所有直径超过1cm的剪口和锯口都应该涂抹保护剂。这些保护剂可以是白漆或石硫合剂,以有效防止水分流失与病菌入侵。涂抹保护剂不仅能促进伤口愈合,还能提高树木对外界环境的抵抗力。此外,及时清除桃园内的杂草和剪下的枯枝落叶,并将这些物质集中烧毁,以消除病虫的藏身之处和越冬场所,减少来年病虫害的发生。

04

注意事项

在疏枝的过程中,必须考虑主干上育副芽的能力,桃树品种育副芽能力是有差别的,一般品种主干上的发育枝、结桃枝基部只能育出副芽2~3年。在冬剪时盯准芽子再下剪是非常重要的,没芽疏枝后,主枝上就脱节光腿了。

利用较粗条短截留桩好,靠近基部芽秕、远点芽子就饱。灵活掌控长短来牵制和促进预备枝的生长势,最后达到更新预备枝上、中、下达到长短、粗细理想结桃枝。

随着桃树行里的密度增加,利用横向生长是无法牵制纵向生长,因为树密空间小,发育枝无法横向发展。反而越能促进营养向上输送必然增强了顶端优势。原因是果树生长的特点都有向上、向心生长的优势。过密株距0.61(米),发育结桃枝只允许长到3050公分,横向牵制纵向非常有限。发育枝、结果枝超过允许的株间就会交叉,就会严重的影响行里通风透光。株间有空间、横向枝长得越长牵制纵向能力越大。如是1.5米主干形,横向枝的伸展长度不能超过80公分,主干形冠幅直径超过160公分以上,中心干就有了光照盲区,内膛就容易出现叶片发黄落叶甚至出现枝枯死现象发生。所以,密度一定要合理。

牵制的方法很多,包括夏剪短截、重摘心、都是在削弱徒长、强旺枝条向上生长和长势,就能促使弱枝、水平、朝下斜生枝转强,都是相互牵制在动态下起作用。横向能牵制纵向,上强必然下弱、主枝角度大背上枝就旺背下枝就弱,直立条势强、横向枝就弱、朝下生长更弱。要利用合势和分势的整形修剪的综合方法调整彼此长势,就能起到相互牵制、相互制约、达到树势的基本平衡,确保桃树中庸健壮生长,达到年年丰产。

走进多数桃园,给人的印象很不理想,三年以下树龄开心形主枝的后部或主干形的下部枝段基本上都还不缺枝,而四年以上的树龄主枝的后部或主干形的中下部枝段枝势就会逐渐变弱,慢慢出现枝枯和光秃现象,并且是随着树龄的增长后部的光腿现象越来越重,稀植大冠上主枝的后部会出现1.5米以上的光秃带,主干形树形1.5米以下的枝段,发枝能力也是越来越差、越来越弱直至光秃。这种现象对多数园桃来说是个共性问题,严重的影响了桃树的产量和品质,对此桃农也是干着急,绞尽脑汁、想尽办法想让发枝,却总也发不出来,这是为什么?

主要原因是:

一、大家对桃树的生长习性了解甚少,没有充分掌握它的生长规律。桃树最大的特点就是年生长量大,一年可抽生二次枝,三次枝,幼旺树甚至可抽生四次枝,叶面积大,当年生枝即可成花。正是由于桃树的年生长量大,所以光照就容易恶化,在落叶果树里桃树属强阳性果树,对光照要求极为严格,光照不足,内膛枝极易枯死,潜伏芽寿命短,萌发更新的能力也比较弱,其萌发的能力一般只能维持1~2年,在重剪刺激的情况下,10余年的潜伏芽也能萌发。所以桃树的内膛枝容易衰老,更新比较困难,进入盛果期后稍不注意就会造成内膛光秃,修剪时应注意更新复壮,后部一旦萌发新枝,尽量重短截配成枝组加以利用。

二、修剪办法不对,造成树势不平衡,加重了下部枝段的衰老。在桃树的修剪过程中,每年都要控制上强,抑前促后,自始至终。如何控制上强这是关键,办法不对将会事与愿违,目前桃农在修剪过程中以下几种方法最易造成内膛光秃。

1.在幼树培养阶段就造就了前强后弱(开心形)或上强下弱(主干形),比如延长枝用超强枝带头,在饱芽处短截造成前端旺长,剪口下发几个旺枝,夏季在放任不管的情况下,使主枝的养分集中供向前端,而后部的枝芽得不到营养的供应,或得到的很少就自然形成前强后弱,这是其一。其二由于剪口下发出的旺枝较多容易遮光,致使下部的枝叶一直处在光照不足的状态下,自然就弱,严重时枝芽就会枯死,形成光秃现象,如果继续延用这种手法,结果部位就会逐年外移,出现更长的光秃带。

2.落头过重或回缩过急。进入盛果期的桃树,当后部出现了衰弱或光秃带后,冬剪时主干形采用重落头,开心形主枝前端采用重回缩的办法,落头或回缩后,剪口处用强枝带头,剪口下重疏枝,冬剪后的树看上去光照很好,光照问题解决了,其实这只是暂时的,进入生长季节后,由于修剪的重刺激,只是剪口下发狂枝旺长,养分并未分配到树冠的中下部,而树冠的外围或上部形成了一把伞,遮光更严重、下部更弱、更光秃,这种处理手法如果不改变,上强下弱,内膛及下部的光秃问题将很难解决。

三、夏管不及时。由于冬剪的刺激,在剪、锯口附近和下部会萌发一部分新梢,在萌发的这部分新梢里由于离剪、锯口的近远距

冬季修剪是桃树管理的重要环节,通过合理的修剪,可以调节树体的生长与结果平衡,改善树冠内部的光照条件,促进花芽分化,提高果实品质。同时,修剪还能增强树体的抗病虫能力,延长结果年限。因此,果农们应根据桃树的生长特性和果园的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修剪方法,以达到最佳的生长效果。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