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灵胶囊入选老年失眠指南,科学证实助眠效果显著
乌灵胶囊入选老年失眠指南,科学证实助眠效果显著
乌灵胶囊近日被纳入《老年慢性失眠慢病管理指南》,这一消息引发了广泛关注。作为一款源自珍稀药食兼用真菌黑柄炭角菌的纯中药制剂,乌灵胶囊凭借其独特的补肾健脑、养心安神功效,在改善睡眠质量方面展现出显著优势。此次入选指南,不仅体现了专家对其临床价值的认可,更为广大失眠患者提供了新的治疗选择。
乌灵胶囊的前世今生
乌灵胶囊的主要成分是乌灵菌粉,这是一种从珍稀药用真菌——黑柄炭角菌中提取并经现代生物技术精制而成的活性物质。黑柄炭角菌,又名乌灵参,自然状态下生长于特定条件下的白蚁巢穴中,极为稀有珍贵。由于自然条件下乌灵参难以获得,传统医书典籍上罕有记载,仅在《四川中药志》上有药性说明。
我国著名药用菌物学家、浙江大学陈宛如教授系统研究了乌灵参的生物学特性,摸索出防治菌种自溶衰退的复壮技术,复栽试验培养出子座和菌核,并建立了乌灵参深层发酵工艺,实现了乌灵参发酵菌丝体干粉乌灵菌粉的大规模产业化生产。乌灵胶囊的制备工艺和菌种为国内首创,是国家中药一类新药。其化学成分与天然乌灵参相似,含有腺苷、腺嘌呤、甘露醇、鸟苷、多糖、多种氨基酸以及多种维生素和微量元素。
科学依据:不止是传统智慧
乌灵胶囊治疗失眠的效果并非仅靠传统经验支撑,现代科学研究为其提供了坚实的理论基础。近期,复旦大学研究团队在《民族药理学杂志》上发表的最新研究,揭示了乌灵胶囊在治疗抑郁和焦虑症状方面的潜在机制。研究发现,乌灵胶囊通过调节Nesfatin-1/NF-κB信号通路,有效缓解了慢性社交挫败应激(CSDS)诱导的小鼠抑郁和焦虑行为。
研究团队使用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HPLC-MS/MS)系统鉴定了乌灵胶囊中的123种不同成分。实验结果显示,乌灵胶囊可以改善CSDS小鼠的体重水平,减轻焦虑抑郁样行为,调节血清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和皮质酮(CORT)的表达水平,并降低下丘脑CRH蛋白表达水平。进一步研究发现,乌灵胶囊通过降低Nesfatin-1 mRNA和蛋白水平,抑制NF-κB的磷酸化,从而发挥抗抑郁和焦虑的作用。
临床应用:安全有效的选择
乌灵胶囊在临床上的应用已超过20年,积累了大量的临床数据和经验。根据2022年发表的《3004例乌灵胶囊上市后安全性医院集中监测研究》,共纳入患者3004例,其中发生不良事件19例,发生率为0.63%,发生不良反应15例,发生率0.50%。不良反应主要集中在消化系统及神经系统,包括食欲减退、口干、恶心、腹泻、胃部不适、心悸、头晕、头痛等症状。统计国家药品不良反应监测系统全国数据库,发现2009年至2013年收到乌灵胶囊相关一般不良反应392例,其中皮疹瘙痒67例,恶心42例,腹泻31例,呕吐31例。不良反应发生率为每万人0.33例。总体来看,乌灵胶囊不良反应的发生率较低,属于偶见,临床应用安全性整体较高。
在实际临床使用过程中,乌灵胶囊常与其他治疗方法联合使用,以达到更理想的治疗效果。例如,有研究显示,乌灵胶囊联合小剂量喹硫平用于失眠伴焦虑抑郁高龄老年患者,能有效改善睡眠质量;乌灵胶囊联合认知行为疗法治疗帕金森病睡眠障碍,也取得了显著疗效。此外,乌灵胶囊还被用于治疗良性特发性眼睑痉挛合并失眠、慢性耳鸣患者的睡眠问题等。
使用建议与注意事项
乌灵胶囊的推荐用法为口服,一次3粒,一日3次。在使用过程中,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 忌烟、酒及辛辣、油腻食物。
- 服药期间要保持情绪乐观,切忌生气恼怒。
- 有高血压、心脏病、糖尿病、肝病、肾病等慢性病严重者应在医师指导下服用。
- 孕妇慎用。儿童及年老体弱者应在医师指导下服用。
- 服药7天症状无缓解,应去医院就诊。
- 对本品过敏者禁用,过敏体质者慎用。
- 本品性状发生改变时禁止使用。
- 儿童必须在成人监护下使用。
- 请将本品放在儿童不能接触的地方。
- 如正在使用其他药品,使用本品前请咨询医师或药师。
乌灵胶囊入选《老年慢性失眠慢病管理指南》,不仅体现了其在改善睡眠质量方面的显著效果,更为广大失眠患者提供了安全有效的治疗选择。随着人口老龄化加剧,失眠问题日益普遍,乌灵胶囊的临床价值将得到进一步彰显。然而,值得注意的是,任何药物的使用都应在医生指导下进行,患者切勿自行用药,以免造成不必要的健康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