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庸百年诞辰纪念展:22尊雕塑重现武侠世界
金庸百年诞辰纪念展:22尊雕塑重现武侠世界
为纪念金庸百年诞辰,香港文化博物馆举办“侠之大者——金庸百年诞辰纪念·任哲雕塑展”,雕塑家任哲将金庸笔下22位经典人物从书中解放出来,塑造成立体雕塑,并融合多媒体元素,让观众仿佛置身于金庸的武侠世界。
金庸,原名查良镛,以一支妙笔创作了15部武侠小说,塑造了超过1400个栩栩如生的人物,陪伴了一代又一代华人的成长。在香港文化博物馆举办的“侠之大者——金庸百年诞辰纪念·任哲雕塑展”上,雕塑家任哲将金庸笔下的22位经典人物塑造成立体雕塑,包括郭靖、黄蓉、杨过、小龙女、东方不败、张无忌等,涵盖了《射雕英雄传》《神雕侠侣》《笑傲江湖》《天龙八部》等多部金庸小说。
香港文化博物馆总馆长林国辉表示,这是世界上首次正式授权的金庸小说人物雕塑展,也是近年来香港大规模的人物雕塑展。“展览将金庸的武侠小说立体地呈现,如任盈盈的雕像仿佛在吹奏《清心普善咒》,观赏时能看到许多小说中的熟悉情节和人物。”
展现角色真性情
金庸的小说虽然是虚构的,描写的是古代题材,却处处渗透着现代精神,写出了真实的人性,把人物刻画得栩栩如生。例如展览入口处展示的郭靖与黄蓉,任哲选择了角色年轻时的形象进行创作。黄蓉的古铜色小乞丐形象娇俏可爱,骑马前行的姿态仿佛在勇敢追逐理想;郭靖则凝视天际,一手执弓,一手扣弦,展现出坚毅、豪迈的神态。在小说中,郭靖虽然天资愚钝,但忠义善良,是金庸笔下“为国为民,侠之大者”的英雄人物,展览主题“侠之大者”一词亦是出自《神雕侠侣》中郭靖对杨过的寄语。任哲表示,希望通过自己的雕塑作品,传达金庸想表达的情感。
以不同材质塑造
展览筹备了近5年时间,任哲绘制了上千张草稿,部分雕塑甚至推倒重做。为了展现不同人物角色的差异,任哲通过服装、动作、不同材质等元素让角色更加“鲜活”。例如杨过和小龙女的雕像,杨过独臂抱剑的造型,雕塑的线条包括衣服设计都呈现出向下的状态,展现出他黯然悲伤的神态;小龙女则轻卧绳上,头戴轻纱与玉蜂为伴,通体白色的雕塑材质展现了她仙气飘逸、不经世事的状态,巧妙对照抱剑深思的独臂杨过。东方不败的雕像则选用青铜材质并加入红色元素,展现出角色雌雄难辨的特质。
融入多媒体更显生动
展览还邀请了香港电影金像奖最佳视觉效果得主、艺术家黄宏达及其团队加入多媒体元素,生动地展示了《射雕三部曲》中的“天下五绝”——黄药师、欧阳锋、一灯(段智兴)、洪七公及王重阳。五位角色在金庸笔下的武侠世界中具有崇高的地位,其实力在华山论剑中绝顶,在东、西、南、北、中五个方位各有一绝。黄宏达创作的新媒体影像加入了金、木、水、火、土元素,配合雕塑呈现,带出了动感。任哲在布展时,亦定好五尊雕像须配合相应的五行方位展示。其中欧阳锋雕像的脚下有山河底座设计,与其他四件雕塑可相互并联组合,也可独立拆分,如同小说中,五位角色既可分庭抗礼,亦能互为倚仗,重现了读者对金庸小说角色的想象。
展览信息
展览日期:2024年3月22日至10月7日
开放时间:星期一、三至五上午10时至下午6时;星期六、日及公众假期上午10时至晚上7时
展览地点:沙田文林路1号香港文化博物馆专题展览馆五、庭院及大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