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形似太师椅的南方古墓:椅子坟的历史与文化内涵

创作时间:
2025-01-21 18:41:41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形似太师椅的南方古墓:椅子坟的历史与文化内涵

在中国南方的某些地方,存在着一种独特的墓式,与常见的“土馒头”截然不同。这些坟墓巧妙地依山傍坡而建,地面之上是一间封闭的椁室,周围环绕着半包围式的Ω形墓墙。墓围从后向前缓缓降低,形状宛如半月,前俯后仰,宛如一把太师椅,静候着岁月的沉淀。

在中国古代,坟与墓各有所指。墓穴收纳棺椁,被尊称为“墓”,而高耸的土堆则被称作“坟”。昔日,墓无坟,直至春秋末年,始有封土成冢之俗。传说此习源自孔子,为纪念父母,特设标志。自此,墓必筑坟,坟墓合称,象征人生终点的安宁之地。

这古老的土堆坟,跨越了两千余载的岁月,仍深深扎根于中国大地的每一个角落。人们亲切地称它为“土馒头”,寓意着生命的归宿。古诗有云:“纵有千年铁门槛,终须一个土馒头”,道出了人生无常,富贵如烟,终归于尘土的哲理。

在中国南方的某些地方,存在着一种独特的墓式,与常见的“土馒头”截然不同。这些坟墓巧妙地依山傍坡而建,地面之上是一间封闭的椁室,周围环绕着半包围式的Ω形墓墙。墓围从后向前缓缓降低,形状宛如半月,前俯后仰,宛如一把太师椅,静候着岁月的沉淀。

在浙南,椅子坟、交椅坟等名字流传甚广。有的椅子坟中间椁室,如同龟壳般巧妙嵌入墓墙,被亲切地称为“龟壳墓”。陈嘉庚的墓,便是龟壳墓的杰作。这类坟墓不仅遍布东南各省,甚至远至日本冲绳,琉球王室的伊江御殿墓,便是椅子坟的雄伟代表,见证着历史的沧桑与文化的传承。


上图所示为朱熹之墓,这位历史巨匠,以其深邃的思想和卓越的成就,永远镌刻在人们心中。墓地静谧而庄重,仿佛在诉说着朱熹不朽的传奇,让人们在敬仰之余,也感受到历史的厚重与深远。

椅子坟的历史可追溯到北宋,据《龙泉县志》记载,何执中为其父修建了形似太师椅的墓,后世何家昌盛,乡民纷纷效仿。南宋初,福建漳州的萧状元墓也采用了椅子坟样式。朱熹墓周围的风字型墓围,宋慈墓残留的墓围痕迹,都是椅子坟的独特印记。

明代时,“椅子坟”在东南地区盛行,如俞大猷、张经等名人的墓葬都采用了这种形制。士大夫的椅子坟雄伟壮观,用特殊材料浇筑而成,坚固无比。墓圈层层叠叠,椁室前有墓碑,刻着墓主身份;墓旁还有“墓耳”与“墓手”,环抱成“墓庭”,尽显尊贵与庄重。

椁室,我们亲切地称之为墓山,其边界堤坝仿佛双手般守护着,左手名为“龙砂”,右手则是“虎砂”,宛如青龙白虎守护。墓上雕刻着麒麟、蝙蝠、狮子等吉祥图案,充满祥瑞。墓前宽阔的平台是墓埕,碑亭、石像等附属建筑点缀其间,诉说着不朽的传奇。

龟壳墓于明代风靡一时,据明宏治年间的《林氏重修先墓记》记载,福建莆田的名门望族林氏,在福平山精心修缮家族墓地,九龟齐聚,气势磅礴,占地广阔无比,实为一大壮观景象。


上图所展示的杜甫墓,独特而庄重,采用了龟壳墓式的设计。它仿佛一位历经沧桑的老者,静静地诉说着杜甫的传奇人生,彰显着古人的智慧与匠心,让人在欣赏中感受到历史的厚重与文化的韵味。

为何要将坟墓的形态塑造为椅子状呢?这其中蕴含的深意究竟为何?莫非是为了让逝去的亲人,在另一个世界里也能享受舒适的坐席,或是象征着永恒的安宁与依靠?我们不得而知,但这独特的设计定有其寓意与情感。

椅子坟,凝聚着古人视死如生的智慧,犹如一位诉说着千年故事的智者。它不仅仅是一座石碑,更是古人情感的寄托,蕴含着深厚的象征意义,诉说着生与死的奥秘与哲理。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太师椅”和“交椅”都代表着显赫的官位与无尽的富贵。坐上头把交椅,就如同成为大当家,手握重权。浙江的百姓们更是深信,修缮交椅,是为了让祖宗在太师椅上尽享舒适,好让后世子孙祭拜时倍感亲切,同时也寓意着祖宗在阴间担任官职,庇佑子孙,福泽绵长。

赣南客家之地,流传着一种说法:椅子坟,犹如客家围龙屋在阴间的化身。土墙成墓围,墓山居中似围龙屋的后龙山,墓碑则是上厅的映照。墓门分左右,对应东西厢房,墓庭似天井,墓埕犹如晒谷场。客家人精心打造这阴间大厦,尽显尊崇祖宗的深厚传统。

墓山修埕形如龟壳,寓意深远。龟壳坚固,象征永恒;龟则长寿、灵异,寓意吉祥。这设计不仅是形态的象征,更承载了古人对阴阳和谐、美好永驻的深切期盼,仿佛诉说着古人对两界美好生活的无尽向往。



图中可见,古人正虔诚祭拜先祖,他们心怀敬意,向过去表达深深的怀念与感恩。这一幕展现了传统礼仪的庄重与神圣,彰显了中华民族对先祖的敬仰之情,历久弥新,传承不息。

其二,椅子坟并非随意之作,而是深受风水学说熏陶的结晶。它如同一位受到智慧启迪的匠人,巧妙地结合了自然与人文的智慧,将风水之道融入其中,成为一处既符合传统观念又独具特色的墓地。

古人对坟墓风水极为看重,深信先人的安息之地能左右后代的命运。优良的风水环境,被视为子孙福祉的源泉,能够引导他们避开祸患,迈向富贵之路。因此,许多地方将修建坟墓称作是创造与培育风水的过程。

在风水寻觅墓地时,首先要寻觅那隐匿的“来龙”,跟随其“龙脉”步伐,直至寻得那神秘的“龙穴”。此穴背倚高峻,前有开阔之堂案,宛如一把庄严的椅子。椅子坟之形制,正是依此龙穴之貌而建,左右砂手环抱中央墓山,宛若双龙嬉戏之珠,寓意此地藏龙卧虎。在台湾部分地区,墓圈之后更有“龙神”牌位供奉,明示此穴乃真龙之所在。


这幅阴阳五行图,仿佛一位智者在低语,讲述着天地间的奥秘。阴阳交织,五行互生,彰显出宇宙的和谐与平衡。它不仅是古人智慧的结晶,更是我们探寻自然之道的指引。

风水学之精髓,不仅在于寻找“龙穴”,更在于“聚气”。晋代郭璞《葬经》有言:“葬者,乃乘生气也。”太师椅状之坟,能“藏风聚气”。其形前方后圆,天圆地方,宛如小宇宙,与大宇宙相通,吸纳天地之气。椅子坟聚天时、地利、人和之气,为后人带来福祉。

中国传统五行相生相克理论,为风水学提供了深厚的思想基础,这一点在椅子坟上得以巧妙展现。闽南粤东人亲切地称其为“金水墓”,圆形墓圈象征金之坚固,墓碑墓手墓耳则如水面波纹,展现水之灵动。金镇煞气,水聚生气,金水相生相克,既平衡又充满活力。

风水学源远流长,先秦时便见雏形。宋代时,它迎来了繁荣的春天,尤以东南地区为盛。两大流派——形势派与理气派,正是在江西福建的宋土上孕育而生。这也恰恰解释了为何椅子坟在东南地区如此盛行。


在古代,人们追求一种理想的风水模式,图中呈现的就是这种模式的缩影。它仿佛拥有生命,默默诉说着古人的智慧与追求,让人感受到那份对和谐与美好的执着与向往。

这段话的实际用途可谓相当重要,它不仅仅是一段文字,更像是我们的得力助手,时刻提醒我们它的存在。就像一位贴心的朋友,它总是能在关键时刻为我们指明方向,让我们的思考和表达更加清晰明了。

风水堪舆,乃古人之规划测绘之智慧结晶。其将建筑选址与环境营造之经验,巧妙融于阴阳五行之学说。虽有迷信之嫌,然古人之智慧亦蕴含其中,不容忽视。

椅子坟,常坐落于山峦之巅。南方山区雨水充沛,山洪频发,墓围的存在犹如坚固的屏障,守护着坟墓免受洪水侵袭。其太师椅般的造型,不仅美观,更利于水流疏导。墓围边沿的沟槽,如缙云的“王道运”,虽蕴含风水之秘,但实则排水护坟,作用显著。而墓前的挡山石,宛如忠诚的卫士,坚守着墓地,防止土堆被雨水冲刷。

椅子坟,其北界止于浙江中南部,杭嘉湖以北则难觅其踪。此间平原广袤,坟墓多安于田畔平野。既脱山地之束缚,椅子坟之形式自无用武之地。由此可见,风水之道,实乃古人因地制宜、因时制宜之智慧结晶。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