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心脑血管体检怎么做?了解完3大类筛查项目及意义再决定体检选项

创作时间:
2025-01-21 20:30:36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心脑血管体检怎么做?了解完3大类筛查项目及意义再决定体检选项

随着全民体检意识的提升,如何科学地进行心脑血管体检成为大众关注的焦点。本文将详细介绍心脑血管体检的三大类筛查项目及其意义,帮助读者了解在体检时应选择哪些检查项目。

心脑血管体检通常会根据个人的年龄、性别、职业、家族病史、症状等因素,提供专业化的定制化推荐项目。主要分为以下三类:

1. 常规物理检测

这类检测适合所有体检人群,无论目前是否有症状。通过心率、脉搏、血压(踝/臂指数)、心电图(静息和动态心电图)、超声影像检查(心脏超声波、颈动脉超声波)以及核磁影像检查(主要用于脑部血管)等设备,获取心血管的一般数据。

  • 颈动脉超声:使用超声波检查颈动脉的狭窄程度,颈动脉狭窄会增加中风的风险。
  • 腹主动脉超声:通过超声波成像检查动脉瘤及其异常。腹主动脉瘤形成缓慢且无预警,但若不及时治疗,可能导致主动脉破裂。

2. 常规化验检测

通过抽血、验尿等对人体样本进行常规检查,通常包含20项及以上指标,如红细胞指标、白细胞指标、血小板指标、血糖指标、血脂指标(胆固醇相关指标)、肾指标(肌酐)等。

特别提醒:血糖或血脂的异常,无论数值大小,都需要高度重视。血管类指标的异常很多是“不可逆”的,因此即使异常值小也不代表人体可以自行恢复。

3. 有创检查

这类检查主要用于身体有症状或上述检查发现中度血管病变的情况,例如颈动脉超声超过70%以上狭窄,或长期胸闷、疼痛、呼吸困难等症状。具体项目包括血管CTA(静脉注射碘剂)、血管造影、腔内成像(OCT、IVUS)、心包穿刺等。这些属于“深度心脑血管”检查项目,通常不会放在普通体检中。

谁应该做血管筛检?

  • 高风险人群:有心脑血管疾病风险或个人/家族遗传病史(心脏病发作或中风)的人,建议成年后每三至五年做一次筛查,45岁以上建议每年一次。
  • 普通人群:建议从30岁或30岁以上开始定期筛查。
  • 出现症状时:如高血糖、高胆固醇、高血压、经常头晕、脚或腿上愈合缓慢的疼痛、运动时四肢抽筋或疼痛等,不要等待体检,应及时就医。

血液系统负责将血液输送到全身,将重要营养物质带到需要的地方。血管筛检检查静脉和动脉是否正常工作,这是生命的保障。通过血管筛检能及时发现血管中的障碍,如斑块积聚、狭窄或动脉瘤等,这些问题可能导致心脏病或中风。其意义在于在问题变得严重之前就发现它们。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