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教育部提醒:儿童睡眠不足危害多

创作时间:
2025-01-22 04:59:34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教育部提醒:儿童睡眠不足危害多

近日,教育部再次强调儿童睡眠时间对健康成长的重要性。根据《健康中国》发布的数据显示,不同年龄段的儿童需要不同的睡眠时间,如小学生每天不应少于10小时,初中生不应少于9小时,高中生不应少于8小时。然而,现实生活中,许多儿童由于课业负担重、电子产品使用频繁等原因,无法获得足够的睡眠。睡眠不足不仅影响儿童的身体发育,还可能导致记忆力下降、注意力不集中等问题。专家呼吁家长和学校共同关注儿童的睡眠问题,确保他们有足够的休息时间,以促进身心健康发展。

01

现状堪忧:中国青少年睡眠不足现象普遍

根据《中国青少年儿童睡眠白皮书》的数据,6-17岁的青少年儿童中,超过62.9%的人睡眠不足8小时,其中13-17岁的孩子睡眠不足的比例更是高达81.2%。这一年龄段的青少年正处于身体和大脑发育的关键时期,充足的睡眠对他们的生长发育至关重要。长期的睡眠不足,不仅会影响孩子的记忆力、学习能力,还会影响身体的生长发育和免疫力。

02

睡眠不足:影响深远的健康隐患

睡眠不足对儿童青少年体格发育、认知功能、行为和情绪等都有着广泛影响。持续性睡眠不足是儿童青少年超重/肥胖发生的危险因素。睡眠阶段是生长激素分泌的高峰期,长期睡眠不足不利于生长激素的分泌,影响身高增长,尤其是在儿童早期。睡眠不足可以导致神经认知功能的低下,进而影响学习能力、记忆巩固和执行功能,甚至还会增加意外事故发生风险。睡眠不足会引起一系列行为和情绪问题,如白天嗜睡、多动、注意力不集中、冲动、易怒、哭闹不止、自我控制能力差等。长期睡眠不足会影响内分泌以及代谢功能,导致免疫力低下等。

03

寻找对策:如何改善儿童睡眠质量

尽早建立良好的睡眠习惯不仅有利于儿童早期的身心发育,而且对其成年期的身心健康也有着深远影响。家长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帮助儿童建立良好的睡眠习惯:

  1. 睡眠环境:卧室应空气清新,温度适宜。可在卧室开盏小夜灯,睡后应熄灯。不宜在卧室放置电视、电话、电脑、游戏机等设备。

  2. 睡床方式:婴儿宜睡在自己的婴儿床里,与父母同一房间。幼儿期可逐渐从婴儿床过渡到小床,有条件的家庭宜让儿童单独一个房间睡眠。

  3. 规律作息:从3~5个月起,儿童睡眠逐渐规律,宜固定就寝时间,一般不晚于21:00,但也不提倡过早上床。节假日仍保持固定、规律的作息。

  4. 睡前活动:安排3~4项睡前活动,如洗漱、如厕、讲故事等。活动内容每天基本保持一致,固定有序,温馨适度。活动时间控制在20分钟内,活动结束时,尽量确保儿童处于较安静状态。

  5. 入睡方式:培养儿童独自入睡的能力,在儿童瞌睡但未睡着时单独放置小床睡眠,不宜摇睡、搂睡。将喂奶或进食与睡眠分开,至少在幼儿睡前1小时喂奶。允许儿童抱“安慰物”入睡。儿童哭闹时父母先耐心等待几分钟,再进入房间短暂待在其身1~2分钟后立即离开,重新等候,并逐步延长等候时间,帮助儿童学会独自入睡和顺利完成整个夜间连续睡眠。

04

共同关注:为儿童健康成长保驾护航

儿童睡眠不足的问题需要家庭、学校和社会的共同努力。家长应该重视孩子的睡眠问题,合理安排作息时间,减少学业压力,控制电子产品使用,营造良好的睡眠环境。学校应该合理安排课程和作业量,避免过度占用学生的休息时间。社会也应该关注儿童的健康成长,提供更多的科普和指导,帮助家长和孩子建立正确的睡眠观念。

充足的高质量睡眠对孩子的健康成长至关重要。让我们共同努力,为孩子们创造一个良好的睡眠环境,让他们在充足的睡眠中茁壮成长,迎接美好的未来。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