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抗生素滥用致耐药性危机,2050年或成首要死因

创作时间:
2025-01-21 22:14:25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抗生素滥用致耐药性危机,2050年或成首要死因

近期,世界卫生组织发起的“提高抗微生物药物认识周”再次将抗生素滥用问题推上舆论风口。作为全球最大的抗菌药消费国之一,我国在抗生素使用方面面临着严峻挑战。尽管近年来通过多项措施管控,抗生素使用率有所下降,但仍存滥用现象,尤其是头孢类抗生素。

01

抗生素使用现状:从医院到电商平台的滥用风险

据全国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监测网数据显示,从2011年到2023年,核心数据医院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率从59.4%降至33.4%,门诊患者抗菌药物使用率从16.2%降至7.1%。然而,这一数据背后仍隐藏着不容忽视的滥用风险。

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副院长朱同玉教授指出,我国抗生素使用量大、使用比例高,尽管近年来通过三网监测、医院多学科管理体系建设等措施,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指标持续改善,但非感染性手术中不规范使用抗生素、疫情期间不合理使用等问题仍时有发生。

更令人担忧的是,随着电商平台的兴起,抗生素滥用风险进一步加剧。一些电商平台通过简化在线问诊流程、模糊宣传等方式,使得消费者可以轻易获得处方药。据调查,在一些电商平台上,购药流程和医生问诊都比较简单,问过“是否对药物过敏”“以前有没有用过这种药物”等几个基本问题后,就可以开具处方了。这种现象无疑为抗生素滥用开了“方便之门”。

02

耐药性危机:滥用抗生素的致命后果

抗生素滥用最直接的后果就是耐药性问题的加剧。世界卫生组织预计,到2050年,耐药菌感染将超过癌症成为首位致死病因。朱同玉教授以肾移植术后耐药菌感染为例,指出术后第一年去世的患者中,54%是因为耐药菌感染的问题。这一数据令人触目惊心。

更令人担忧的是,抗生素污染问题日益严重。世卫组织发布的最新指导方针指出,抗生素生产过程中的废水和固体废物管理不当,会助长新的耐药菌出现。这些耐药菌可能在全球传播,对人类健康构成严重威胁。此外,未用抗生素的不当处置也会加剧这一问题。如果细菌、病毒、真菌和寄生虫不再对药物产生应答反应,即说明发生了抗微生物药物耐药性现象,这会加重病情,加剧难以治疗的感染的传播以及疾病和死亡风险。

03

案例警示:从医疗机构到个人使用的滥用乱象

国家医保局今年8月通报的一起案例令人深思。山西代县和平医院对68%的住院患者进行两种、三种高等级抗生素治疗,且多按最高或较高剂量联合给药。部分患者病历显示体温正常、白细胞计数正常、胸片报告无急性炎症表现,却被诊断为急性支气管炎,并静脉注射头孢曲松、左氧氟沙星、克林霉素等高等级抗生素。

在一些平台上搜索“感冒”等关键词时,会出现抗生素类药物的商品推荐。这可能跟平台的算法推荐和营销策略有关,但客观上会对一些缺乏医学知识的消费者造成误导。

更令人担忧的是,这种滥用现象已悄然影响到儿童健康。有专家指出,滥用抗生素会让孩子感冒久治不愈。上呼吸道感染的大部分患者是病毒感染,且具有自限性,不需要使用抗菌药物。但很多患者存在认识误区,认为感冒了就要尽早服用抗生素,往往自行购药服用,或是主动要求医生开抗生素。

04

应对之策:多方联动共筑用药安全防线

面对抗生素滥用这一复杂问题,需要全社会共同行动,从医生到公众多方努力,才能让抗生素使用更加科学规范。

首先,需要进一步优化抗菌药物管理。朱同玉教授建议,应科学管理抗生素集采,建立通报程序,规范抗菌药物分级管理目录。同时,各地公卫中心和医疗机构应充分落实抗菌药物分级管理目录遴选和评估制度,对抗菌药物分级管理目录进行科学合理的动态调整。

其次,提高临床医生合理用药观念和诊疗能力十分迫切。目前,国家要求定期开展抗菌药物处方权规范化培训。但有卫生系统人士反映,一些培训流于形式,成了“走过场”,课程设计缺乏系统性和专业针对性,临床指导性差。“应进一步优化培训形式、内容,加强培训力度和精准度,力求实效。”业内人士建议。

此外,健康科普也需持之以恒。段金菊等专家表示,要提高公众规范使用抗生素的意识,澄清抗生素使用中的一些误区,纠正不合理的用药观念和用药习惯。“要让大家知道,滥用抗生素不仅可能影响治疗效果,而且会引发过敏、肠道菌群失调、肝肾功能损害等不良反应,还会导致细菌耐药性快速发展,使原本有效的抗生素失效,在未来面临无药可用的困境。”

抗生素是人类对抗细菌感染的重要武器,但滥用只会让这把“利剑”变得迟钝。面对抗生素滥用这一全球性挑战,我们每个人都应成为合理用药的践行者,共同守护这道生命的防线。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