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出口动能展望:全球贸易放缓叠加美欧贸易壁垒,中国出口承压前行
中国出口动能展望:全球贸易放缓叠加美欧贸易壁垒,中国出口承压前行
4月份,中国出口增速实现"由负转正",主要得益于对东盟国家出口增量显著、"新三样"出口保持较快增速等因素。但全球贸易增长动能放缓,叠加美欧贸易保护主义升温,中国出口仍面临诸多挑战。
全球经济复苏形势仍不稳定
由于今年以来美元升值冲击,主要出口国进口成本上升,导致4月全球贸易领先指标动能放缓。4月份全球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达到50.3,较3月下降0.3个百分点,这是全球PMI连续三个月回升后首次开始下滑。
美国4月PMI指数降至收缩区间,虽然仍有降息预期,但高利率或还将持续一段时间,往后全球经济走势仍有较大不确定性。
中国4月出口恢复增长,但后续增速或放缓
根据海关总署于5月9日公布的数据,以美元计,中国4月出口总额为2924.5亿美元,同比增长1.5%。扭转了3月份同比下滑7.5%的趋势,好于市场预期。1-4月中国累计出口总额为10,999.5亿美元,同比增长1.5%。
4月出口金额增速同比回升的主要原因有:
同比低基数:2023年3月集中出运带动出口基数显著提升,但同时导致去年4月出口增速微幅下滑,因此,今年4月的出口同比基数相对较低。
对"一带一路"及东盟国家出口增长显著:2024年前4个月,中国对"一带一路"国家的出口总额达到了3.64万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6.7%。4月,中国对东盟国家的出口额度实现了同比增长8.2%,1-4月,我国对东盟出口增速达到6.3%。
汽车及机电产品出口保持较快增速:4月汽车(包括底盘)出口量同比为32.4%,出口额同比为28.8%。1-4月中国的机电产品出口总额达到了6506亿美元,占出口总额的59.2%。
人民币贬值提升出口竞争力:今年1月份,美元对人民币的汇率最高达到了约7.13,而当前已经下降到至7.23左右,四月中下旬甚至最低跌至约7.24附近。因此,汇率的变动使得中国商品价格在全世界更具优势。
潜在贸易壁垒风险不容忽视
4月中国对美国和欧盟出口同比分别下降2.8%和3.6%,延续了自年初以来的负增长。当前美欧的贸易保护主义趋势正在升温,主要针对的是近期增长迅速的"新三样"和钢铁出口。
"新三样"或面临管制:美国和欧洲称中国制造的电动汽车和太阳能电池板存在所谓的"产能过剩"问题,并称将采取行动。
钢铁出口遭遇贸易壁垒:去年10月欧盟启动从中国进口新能源汽车反补贴调查,可能在今年7月开始征收临时关税。此外,拜登政府也计划对中国钢铝产品加征高额关税。
总的来看,中国的出口增长趋势有望继续保持。特别是考虑到去年同期的基数较低,预计今年5月的出口额同比增速可能会继续上升。然而,在全球经济增长乏力、外贸环境不确定性增加的背景下,中国全年的出口可能难以实现大幅度的正增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