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万病始于湿”:中医专家详解祛湿养生法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万病始于湿”:中医专家详解祛湿养生法

引用
央视网体育频道
20
来源
1.
https://jiankang.cctv.com/2024/05/06/ARTI6f9ms2qRyPamNtC5LyIX240506.shtml
2.
https://news.qq.com/rain/a/20240603A038EK00
3.
https://m.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28309350
4.
https://www.sohu.com/a/783908538_121884505
5.
https://www.jd.com/hospital/disease/15710716408_7787
6.
https://www.shanghai.gov.cn/gwk/search/content/ff78c69ebee04079b2a93c66ec0886b2
7.
http://www.baojinews.com/life/2024/0913/135047.html
8.
http://szyyj.gd.gov.cn/zyyfw/ysbj/content/post_4419763.html
9.
6763e475000000000b0230f2
10.
676110580000000013018204
11.
67637fac000000000800cbc5
12.
https://www.hz2y.com/
13.
https://www.hanspub.org/journal/paperinformation?paperid=95068
14.
https://www.lcgdbzz.com/cn/article/doi/10.12449/JCH240509?viewType=HTML
15.
https://news.dayoo.com/society/202408/04/140000_54696457.htm
16.
https://www.hangzhou.gov.cn/art/2024/4/22/art_812267_59096056.html
17.
https://www.gzhe.net/portal/zixun/detail/zyly/16588.html
18.
https://www.hangzhou.gov.cn/art/2024/7/23/art_1228974667_59100385.html
19.
http://szyyj.gd.gov.cn/zyyfw/ysbj/content/post_4455777.html
20.
https://www.czey.com/yh/Article/Details?id=4733&classId=59&viewName=ContentDetail_SingleClassNoLeft

“万病始于湿”,这句古老的中医格言道出了湿气对人体健康的深远影响。湿气,这种看似平常的病理因素,却能与寒、热、风、暑等其他邪气相互作用,引发从脂肪肝、哮喘到高血压、心脑血管疾病,甚至恶性肿瘤等一系列健康问题。据中医专家介绍,国人中“十人九湿”的现象普遍存在,湿气已成为威胁现代人健康的重要隐患。

面对湿气的困扰,中医提供了多种行之有效的祛湿方法。从日常饮食的调理到中药泡脚、艾灸、拔罐等传统疗法,每个人都能找到适合自己的祛湿之道。

01

饮食调理:从餐桌上的细节开始

“饮食有节,起居有常”,这是中医养生的基本原则。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医院亚健康科副主任医师刘洋指出,祛湿的首要任务就是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饮食应适量且有规律,避免过量食用肉类、人参、鹿茸等补品,而应多食小米、薏苡仁、玉米、红小豆、白萝卜、紫菜、扁豆、海带、木瓜、山药、冬瓜、莲子、芡实等健脾利湿的食物。同时,应少食甜食等肥甘厚腻、酸涩、寒凉之品。

除了日常饮食的调整,中医还推荐了一些具有祛湿功效的食疗方和茶饮方。例如,薏米赤小豆粥由等量的薏米和赤小豆组成,既能利肠胃、消水肿,又能健脾益胃。南瓜五豆粥则由南瓜、多种豆类和陈皮组成,具有解暑清热、健脾化湿生津的功效。海带苦瓜黄豆排骨汤则能降血糖、退热、利尿、增加食欲。茶饮方面,山药荷叶茶和陈皮茯苓茶都是不错的选择,它们分别具有健脾止泻、清暑化湿和健脾燥湿、化痰的功效。

02

中药泡脚:温暖从足底升起

“足三阳经起于足,足三阳之脉循于足,故人之有足,犹树之有根。”《黄帝内经》中的这句话揭示了脚部与全身健康之间的密切联系。中药泡脚作为一种简单易行的养生方法,通过在泡脚水中加入中草药,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祛湿效果。

艾叶是常用的温经散寒药材之一,《本草纲目》记载其能“灸百病,可作煎,止吐血,下痢,妇人漏血,利阴气,生肌肉,辟风寒,使人有子”。红花则能“活血通经,去瘀止痛”,丹参则擅长“养心安神”。这些中药材的协同作用,不仅能让双脚在泡脚的过程中感受到温暖与舒适,还能有效驱散体内的寒气和湿气。

具体操作时,水温应控制在40-45摄氏度之间,每次泡脚时间约为20-30分钟。中草药的用量一般为每次10-20克。对于湿气重、脾胃不好的人,中药泡脚是一种特别适合的养生方式。

03

艾灸与拔罐:传统疗法的现代应用

艾灸和拔罐是中医常用的外治法,对于祛湿有着显著的效果。艾灸通过燃烧艾条,将热量传递到特定的穴位,以达到温经散寒、健脾祛湿的目的。常用的祛湿穴位包括足三里、中脘穴、关元穴、气海穴、肺俞穴和膏肓穴。其中,足三里和中脘穴能健运脾胃,增强人体对水湿的消化吸收能力;关元和气海穴则能补益肾气,提升排除水湿的能力;肺俞和膏肓穴则能增强人体对外界湿气的抵抗力。

拔罐则是通过形成负压,祛除肌表之湿,特别适合湿邪内阻引起的身体酸楚困重感。与传统火罐相比,抽气罐的优点在于可以随意调节罐内负压,使用更加安全便捷。拔罐的部位比较灵活,可以选在背部或因湿困而酸痛、活动不便的部位。留罐时间以10-15分钟为宜,两次拔罐之间的间隔以2-5天为宜。

04

四季祛湿:顺应自然的养生智慧

中医讲究天人合一,每个季节的祛湿重点也有所不同。春季重在健脾疏肝,可多食用山药、扁豆、玫瑰花等食物;夏季则应清热利湿,绿豆、冬瓜、荷叶等食材最为适宜。秋季以润肺化湿为主,梨、百合、薏仁等食物有助于调理;冬季则需温阳散寒,羊肉、核桃、生姜等温热性食物能有效驱散寒湿。

此外,刮痧也是一种传统的祛湿方法。通过在背部、腿部、手臂等部位进行刮拭,使皮肤出现“出痧”变化,从而达到疏通经络、活血化瘀、排出体内湿气的效果。

中医祛湿疗法并非一朝一夕之功,需要持之以恒。同时,每个人的体质不同,应在专业中医师的指导下选择适合自己的祛湿方法。通过科学合理的饮食调理、中药泡脚、艾灸、拔罐等方法,结合适当的运动和良好的生活习惯,我们可以有效应对湿气的困扰,提升整体健康水平。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